1.三国演义诸葛亮歇后语俗语

2.关于诸葛亮的歇后语

3.诸葛亮开口歇后语的答案

4.关于诸葛亮的俗语,歇后语大全

5.孔明借东风歇后语

有关诸葛亮的歇后语_诸葛亮歇后语

诸葛亮的俗语 歇后语1、三个臭匹匠,赛过(顶一个)诸葛亮(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解释〗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请经过大家商量,就能商量出一个好办法来。2、事后诸葛亮:〖解释〗比喻事后自称有先见之明的人。3、一个诸葛亮,稳做中心帐,排起八卦阵,专捉飞来将。4、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5、不出茅庐 知三分天下6、运筹帷幄之中 决胜千里之外7、聪明莫过于诸葛亮8、万事具备,只欠东风9、死孔明吓走活仲达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诸葛亮草船借箭——有借无还诸葛亮的锦囊——用不完的计诸葛亮的锦囊——神机妙算诸葛亮当军师——办法多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诸葛亮焚香操琴——故弄玄虚孔明加子龙——智勇双全孔明夸诸葛——自夸孔明弹琴退仲达——临危不乱门角里藏着诸葛亮——暗中盘算

三国演义诸葛亮歇后语俗语

1、初出茅庐(第三十九回 荆州城公子三求计 博望坡军师初用兵)

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答应出山相助。曹操命大将夏侯悙引兵十万杀奔新野。关羽、张飞对刘备以师礼待诸葛亮很不满,面临大战之际,二人态度消极,将信将疑。

诸葛亮借刘备剑印,遣兵调将,令关羽、张飞引兵埋伏在博望之左右,调赵云回来担任前部诱敌,刘封、关平带人埋伏负责放火。

曹将夏侯悙果然轻敌上当,不听部将劝告,长驱直入,被大火烧得死伤无数,又遭各路伏兵夹击,损兵折将,丢弃博望城,逃回许昌。诸葛亮一战成名,使刘备及手下大为敬服,奠定了自己的威望。

2、火烧新野(第四十回 蔡夫人议献荆州 诸葛亮火烧新野)

火烧博望坡之后,曹操卷土重来,派曹仁和曹洪大军进攻新野。诸葛亮料新野呆不了,就留下空城,民房屋上藏硫磺等引火之物。曹军进城之后住入了民房。夜里狂风大作,埋伏在城外的刘备军往城里射火箭。大火迅速烧起来。曹兵逃奔出城,被刘备军截杀,大败而归。

3、舌战群儒(第四十三回 诸葛亮舌战群儒 鲁子敬力排众议)

曹操大军沿江结寨,准备并吞江东。东吴君臣惊疑忧惧,是和是战难以定夺。诸葛亮运用谋略,与东吴群臣纵论天下大事,巧舌辩驳,说服他们和孙权要与刘备联合抗曹。才有后来的赤壁之战。此成语原指与众多儒生谋士争辩,驳倒对方的议论,后指与很多人激烈争辩并驳倒对方。

4、三气周瑜

当时曹操正在邺郡庆贺铜雀台落成。在铜雀台上大宴文武百官,并将一件西川锦袍挂在树上,下设箭靶,射中箭靶的人就可以得到战袍,武将们个个争先,想展现自己的武艺。

武将射毕,曹操又让文官吟诗作赋,记录铜雀台落成之事。曹操正在兴头上,也赋诗吟唱。

忽报东吴使节华歆前来。曹操看罢表章,与谋士定计使孙、刘相吞并。便上表奏周瑜为南郡太守,程普为江夏太守,华歆为大理寺少卿。

周瑜就职南郡太守后,便想报仇,遂上书孙权。要鲁肃讨还荆州,鲁肃无奈,只好前往荆州。

鲁肃来到荆州,刘备依孔明之计放声大哭,孔明从旁说还了荆州,便无处安身。触动刘备心中伤处,而大哭不止,孔明于是要鲁肃转告孙权,暂缓讨回荆州。

5、用奇谋孔明借箭(草船借箭)(第四十六回 用奇谋孔明借箭 献密计黄盖受刑)

周瑜刁难诸葛亮,令其十天内造出十万支箭,诸葛亮却立军令状三天完成。他前二天按兵不动,暗中叫鲁肃备大船二十,各船扎草人千个。

第三天四更,江上大雾迷漫,诸葛亮率船到曹军水寨前擂鼓呐喊佯攻,曹军怕中计,下令弓箭手向江中射箭。这一妙计使诸葛亮不费吹灰之力就完成了任务。

6、祭七星坛借东风(第四十九回 七星坛诸葛祭风 三江口周瑜纵火)

周瑜为没有东南风而病倒在床上。诸葛亮给周瑜开了个“药方”,上面写着:“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说他能借来东风,他让周瑜为他搭起高九尺的七星坛,然后自己在坛上做法。几天之后,果然刮起了东南风。周瑜嫉妒,便派人去杀诸葛亮。然而诸葛亮早有预防,事先回夏口去了。

7、孔明巧布八阵图(第八十四回 陆逊营烧七百里 孔明巧布八阵图)

刘备兵败,陆逊追至夔关,遇此阵,土人言:“此处地名鱼腹浦。诸葛亮入川之时,驱兵到此,取石排成阵势于沙滩之上。自此常常有气如云,从内而起。”逊入阵不得出,后被孔明岳父黄承彦放出。

八阵图“名八阵图。反复八门,按遁甲休、生、伤、杜、景、死、惊、开。每日每时,变化无端,可比十万精兵。”

8、武侯弹琴退仲达(空城计)(第九十五回 马谡拒谏失街亭武侯弹琴退仲达)

空城计:诸葛亮屯兵于阳平,把部队都派去攻打魏军了,只留少数老弱残兵在城中。忽然听到魏军大都督司马懿率15万大军来攻城,诸葛亮临危不惧,传令打开城门,还派人到城门口洒扫。

诸葛亮自己却登上城楼,端坐弹琴,态度从容,琴声不乱。司马懿来到城前,见此情形,心生疑窦,爬城中有埋伏,因此不敢贸进,便下令退兵。

9、挥泪斩马谡(第九十六回 孔明挥泪斩马谡 周鲂断发赚曹休)

马谡自告奋勇驻守街亭,遇到了魏将张郃所率主力部队的抵抗。马谡违背了诸葛亮原先的部署,又不听从部将王平的建议,在众寡不敌的形势下,居然不下据城,而舍水上山,结果被张郃军队切断水道,杀得大败。

街亭失守,使诸葛亮十分被动,一场十分有利的战局顿时变成败局。尽管诸葛亮十分爱惜马谡的才华,但是,为了严明军纪,他毅然按照军法处斩了马谡,还上疏朝廷,自请贬官,追究个人“不能训章明法”、用人不当的责任。

关于诸葛亮的歇后语

歇后语文化形成于民间,生动形象、幽默诙谐,而且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较强的表义功能。作为汉语的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下面内容由我为大家分享三国演义诸葛亮歇后语俗语,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诸葛亮的歇后语:

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孔明的锦囊——用不完的计

诸葛亮摆八卦阵——内有奇文

诸葛亮住茅草房——怀才不遇

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诸葛亮戴相帽——大事已然

诸葛亮下东吴——心里有数

诸葛亮过长江——胸有成竹

诸葛亮战群儒——全凭一张嘴

孔明给周瑜看病——自有妙方

诸葛亮对降曹的.议论——嗤之以鼻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使小技

诸葛亮借东风——神机妙算(巧用天时)

诸葛亮借雕翎——少箭(见)

诸葛亮草船借箭——有借无还(满载而归、用的是疑兵计、有把握)

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仁义、不是真心、的)

诸葛亮哭周瑜——戏真做

诸葛亮坐西城——故弄玄虚

诸葛亮弹琴——临危不乱(镇定自若)

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化险为夷、迫不得已)

孔明弹琴退仲达——临危不乱(好沉着)

孔明七擒孟获——要他心服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诸葛亮放孟获——欲擒故纵

诸葛亮六出祁山——图谋大业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计上心头)

诸葛亮耍掸帚——出计不出面

孔明练琴——老生常谈

孔明练琵琶——老生常弹(谈)

诸葛亮焚香操琴——故弄玄虚

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也叫做“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三个臭皮匠”的源头应该是“三个臭裨将”,即三个副将。)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明正军纪、执法如山)

诸葛亮丢了荷包——没有计了

隔门缝瞧诸葛亮——瞧扁了英雄

诸葛亮玩狗——聪明一世胡涂一时

诸葛亮穿道袍——不是出家人

诸葛亮对魏延——见不得离不得

孔明拜北斗——自知要死

孔明会李逵——有敢想的,有敢干的

关于诸葛亮的俗语

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

不出茅庐,知三分天下

聪明莫过于诸葛亮

死诸葛吓走生仲达(司马懿)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既生瑜,何生亮?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开口歇后语的答案

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的) 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 诸葛亮草船借箭——有借无还(也可以是“诸葛亮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诸葛亮焚香弹琴——计上心来 诸葛亮哭周瑜——戏真做 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注释:也叫做“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三个臭皮匠”的源头应该是“三个臭裨将”,也就是三个副将。)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秘莫测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诸葛亮隆中对——有先见之明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 诸葛亮耍掸帚——出计不出面 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孔明借东风——巧用天时

关于诸葛亮的俗语,歇后语大全

这句歇后语是:

诸葛亮开口——尽是计谋

关于诸葛亮的歇后语还有很多,比如:

曹操诸葛亮 —— 脾气不一样

诸葛亮弹琴 —— 计上心来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 顾全大局

诸葛亮用空城计 —— 不得己

诸葛亮三气周瑜 —— 略使小技

诸葛亮战群儒 —— 全凭一张嘴

孔明借东风歇后语

关于诸葛亮的俗语,歇后语大全:

〔共?9?则〕

——

“俗语?”3?则?——

①.事后诸葛亮

②.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③.即生瑜,何生亮

——

“歇后语”?6?则?——

④.诸葛亮借箭——〔答案〕有借无还

⑤.诸葛亮唱空城计——〔答案〕急办法

⑥.诸葛亮当军师——〔答案〕足智多谋,名副其实

⑦.诸葛亮的丑妻——〔答案〕家中宝

⑧.刘备三请诸葛亮——〔答案〕诚心诚意

⑨.诸葛亮战群儒——〔答案〕全凭一张嘴

孔明借东风歇后语是:巧用天时。解释:比喻巧妙地利用某种时机进行活动,获取成功。孔明借东风是《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神机妙算借来东风与周瑜打败曹操的故事。诸葛亮通晓天文地理,并且他常年居住在距长江不远的南阳,有能力预测长江中游一带的天气变化。所以东风并不是诸葛亮借来的,他只是准确预测了天气情况而已。因此孔明借东风的歇后语是巧用天时。

有关诸葛亮歇后语:

(一)、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二)、诸葛亮草舶借箭——有把握。

(三)、诸葛亮征孟获—— 收收放放。

(四)、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