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成语规范词典_现代汉语成语规范词典 长春出版社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将尽力为大家解答关于现代汉语成语规范词典的问题,希望我的回答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思考。关于现代汉语成语规范词典的话题,我们开始讲解吧。

1.现代汉语词典可以代替成语词典吗

2.新华词典和现代汉语词典有什么区别

3.怎么查成语词典?

4.中国成语大词典

5.现代汉语词典与现代汉语规范字典有什么区别

6.四字成语万人空巷解释

现代汉语成语规范词典_现代汉语成语规范词典 长春出版社

现代汉语词典可以代替成语词典吗

       不可以。

       现代汉语词典内容较全,但是不会对成语特意归类。成语词典主要是对成语的归类总结。

       现代汉语词典以规范性、科学性和实用性为主要特点,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深受广大读者欢迎,在海内外享有很高声誉,先后荣获国家图书奖、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和国家辞书奖。

扩展资料:

       成语词典特点有三:

       一、从上万条成语中筛选出三千余条,充分注意成语的通俗与雅正,在日常交际语言中常见常用,同时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信息。过于直白的与过于艰涩的成语都不收。因此,就语言的交际效果与文化的传承积累而言,这些成语也是一般读者应该了解、掌握的。

       二、语言是一个系统,那些看似孤立零散的词语实际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联系,它们共同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底蕴。这本成语词典试图体现这种系统性,尽量将词语背后的历史、源流与词语之间的联系揭示出来,给广大读者以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启示。这在一些典故性成语中体现得更多些。

       三、成语大多产生于古代典籍,经千百年凝聚与流传,不少具有深厚的古雅气息。现代汉语由古代汉语发展而来,其间自有割不断的血脉相连,但毕竟已是变化很大,甚而至于成为不同的表达形式。将文言与白话、书面语与口语有机地糅合,也是这本成语词典试图努力的方向。

       这主要体现在释义注解都尽量通顺上口,合于语言本身的内在节奏;也努力使远古的历史稍稍贴近现代,读者检索、阅读时产生一点现实感,既便于理解,也乐于接受。

       百度百科-现代汉语词典

       百度百科-成语词典

新华词典和现代汉语词典有什么区别

       长歌当哭:以放声歌咏代替哭泣,多指用诗文书法胸中的悲愤。151页

       长袖善舞:《韩非子·五蠹》:“长袖善舞,多钱善贾。”比喻做事要有所凭借就容易成功。后多来形容有财势、有手腕的人善于钻营取巧。153页

       超尘拔俗:形容人品超过一般不同凡俗。也说超尘出俗。159页

       超凡入圣:超出凡人,达到圣人的境界。159页

       超然物外:1.超出于社会斗争之外。2.比喻置身事外。159页

       车水马龙:车像流水,马像游龙,形容车马或车辆很多,来往不绝。164页

       车载斗量:形容数量很多,多用来表示不足为奇。164页

       尘埃落定:比喻事情有了结局或结果。165页

       沉鱼落雁:《庄子·齐物论》:“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后来用“沉鱼落雁”来形容女子容貌极美

       。167页

       陈陈相因:《史记·平准书》:“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国都粮仓里的米谷,一年接一年地堆积起来。比喻沿袭老一套,没有改进。168页

       趁火打劫:趁人家失火的时候去抢人家的东西,比喻趁紧张危机的时候侵犯别人的权益。169页

       趁热打铁:比喻做事抓紧时机,加速进行。169页

       称孤道寡:比喻妄以首脑自居。170页

       称王称霸:比喻飞扬跋扈,胡作非为。也比喻狂妄地以首脑自居,欺压别国或别人。170页

       称兄道弟:朋友间以兄弟相称,表示关系亲密。171页

       瞠目结舌: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受窘或惊呆的样子。171页

       成家立业:指结了婚,有了家业或建立了某种事业。172页

       成年累月:形容历时长久。172页

       诚惶诚恐:惶恐不安。原是君主时代臣下给君主奏章中的套语。172页

       承先启后:指继承前代的并启发后代的。175页

怎么查成语词典?

       新华词典和现代汉语词典的区别在于:

       1、时间不一样:现代汉语词典于1958年6月正式开编,1960年的试印本采取了定稿一部分、印刷一部分的方式,印制了1000本。新华词典于1971年开编,初稿于1973年问世,受1974年开始的“批林批孔”和粉碎“四人帮”后重新审查词典的双重影响,词典直至1980年才正式推出。

       2、百科词典功能方面:新华词典所收百科词语的数量远远大于《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在内容篇幅上,语文条目约占40%,百科条目约占60%。不仅收录文史哲等方面的词语,还收录不少信息、环保、法律、财经、军事、医学、计算机、建筑、生命科学等领域的新词语,反映了科学新成果。

       新华词典的附录有17个之多(书前另有《中国政区》地图),涉及范围较广,这也体现了百科词典功能。

       3、词语的处理方面:新华词典对一些词语的处理也不同于《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规范字典》。例如,其“荫”字条目中指明“1985年《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规定‘荫’统读yìn,‘树荫’‘林荫道’应作‘树阴’‘林阴道’。

       但在一些固定格式(如绿树成荫)和专用名词(如人名、地名)中,原读yīn,表示‘树荫’义的‘荫’字习惯上保持不变”,体现了一定的灵活性;2005年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则全面恢复了“荫”字在“树荫”一义上的传统用法:不仅增收了“绿荫”“树荫”“树荫凉儿”“林荫道”4个词条,而且将其作为推荐词形。

       《现代汉语规范字典》则指明“统读yìn,不读yīn。‘树荫’‘林荫道’应写作‘树阴’‘林阴道’”,而不论其他,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又如,对“的”“地”“得”这三个结构助词,《新华词典》的处理是“地”可以写作“的”,而“得”不可写作“的”。

       《现代汉语词典》的处理是“得”可以写作“的”,而“地”不可写作“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的处理是“地”“得”均不可写作“的”。这些词典对词语的不同处理,都有其依据。在使用相关词语时,可互相参照、比较,依据语言文字的规范原则,加以取舍,酌情处理。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新华词典

       百度百科-现代汉语词典

中国成语大词典

       有两种办法:

       一、按成语的第一个字的部首来查。例如查“叶公好龙”,就要先查到口这个部首,然后除去部首的3个笔画,再按剩下的偏旁“十”的笔画来查,便会得到“叶”这个字了。在众多以“叶”开头的成语中,便可以顺利地找到“叶公好龙”这个成语。

       二、按成语第一个字的汉语拼音来查。例如查“刻舟求剑”这个成语,就要先查到ke这个音节,然后查到ke 的声调,找到“刻”这个字,在众多以“刻”字开头的成语中找到“刻舟求剑”这个成语。

扩展资料

       成语词典分为:

       《汉语成语词典》:全面收录了近15000条成语,其中以现代常用成语为主体,酌量收录了日常生活中的熟语与惯用语,具备多位一体的特色,本词典邀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汉语语言专家联合编写,能结合读者实际需要,有的放矢,便于理解和运用。是学习汉语成语的首选工具书。

       《现代汉语成语词典》:一本普及型的汉语成语词典,全书收入成语三千余条。将文言与白话、书面语与口语有机地糅合,在释义注解上通顺上口,合于语言本身的内在节奏,使远古的历史稍稍贴近现代,读者检索、阅读时产生一点现实感,既便于理解,也乐于接受。

       《成语词典大全》:可查成语50118条,查询时可用通配符“*”号来连接多个关键词,强大的模糊查询功能,对关键字的出现顺序都作了编号、排序,查阅非常方便。尤其是自由自在的成语接龙功能,具有人性化的信息提示,充分展示了人脑与电脑的互动,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

       查成语的方法很多,如下:

       (一)用《成语词典》查;

       (二)在网上(汉典网)查;

       (三)用搜索引擎搜索;

       (四)在百度知识提问。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成语词典

现代汉语词典与现代汉语规范字典有什么区别

       主要有3个版本。但是市上面流行的版本有很多《新华成语词典》

       、《中华成语词典》

       、《现代汉语成语规范词典》,其它版本:1、《汉大成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小本50元,大本100元。权威性最强,从《汉语大词典》中节选。

       2、《中华成语全典》,四川辞书出版社,解释比较简单。收词20000以上。

       3、《中国成语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由编写《辞海》人员编写。内容详实,收词18000多条,足够平常生活使用。

       4、《汉语成语大词典》,中华书局。有足够的权威性,收词18000左右。

四字成语万人空巷解释

       《现代汉语词典》是中国首部权威的现代汉语规范型词典,它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纂,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丁声树曾先后主持工作,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书名题签由郭沫若先生完成。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严格按照国家语言文学规范标准编写,严格贯彻《通用规范汉字表》,是一部综合性语文词典。

       1. 万人空巷的成语释义

        巷:当释为住宅。空巷:街道里巷里的人全部走空。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

        2000年版《应用汉语词典》释为:“成千上万的人拥向某处(参加盛典或观看热闹儿),e68a84e8a2ad7a686964616f31333339666665使里巷空阔冷落”。2001年修订版《新华词典》释为:“人们都从家里出来了。多形容庆祝、欢迎的盛况”。

        《辞海》对“万人空巷”的解释是“很多人聚集在一起,致使街巷都空了”,

        学者个人意见

        万人空巷”的古今义及其规范

       

        有学者认为:“万人空巷”的“巷”,辞书释作“街巷”是错误的,应释为“住宅”。

        成语“万人空巷”保留了“住宅”古义,这一古义不被辞书所揭示反而一直误解为今义。这歧中有歧是造成“万人空巷”使用混乱的根源。既然“万人空巷”意谓万人空宅,而现代传媒往往视“巷”为街巷,那么不妨“鹊巢鸠占”,对于形容大街小巷空寂无人、家家满满当当的用法予以认可,鼓励使用;而对于形容倾巢而出、家家空空荡荡的用法,不再用“万人空巷”而一律改作“万人空宅”。

        汪少华认为:成语“万人空巷”使用规范应是——对于形容大街小巷空阒无人、家家满满当当的B类用法予以认可,鼓励使用;对于形容倾巢而出、家家空空荡荡的A类用法,不再用“万人空巷”而一律改作“万人空宅”。其理由为:(一)权威辞典释义的不正确导致并且继续造成标准混乱;(二)语言文字工作者、传媒从业人员普遍不了解“万人空巷”的“巷”为住宅,而一般民众“巷即街巷”的潜意识更是根深蒂固;(三)大众传媒(包括党报、权威报刊)“万人空巷”B类用法不仅无法消除,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四)形容电视吸引力之大以及除夕夜阖家团聚、大街小巷阒其无人,用“万人空巷”非常贴切,生命力强;而“万人空宅”既能恰切表达“万人空巷”本义,又消除了歧义;(五)成语俗化是合理的,可为更多的人所理解和使用,还能扩大表意作用,丰富语汇;且前人词语分工做法可资借鉴。

2. 万人空巷是什么意思啊

        万人空巷 拼音: wàn rén kōng xiàng 典故: 空巷:街道里弄里的人全部走空。

        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出处: 宋·苏轼《八月十七复登望海楼》诗:“赖有明朝看潮在,万人空巷斗新妆。” 例子: 此时路旁看的,几于~,大马路虽宽,却也几乎有人满之患。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八回) 反例:这部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呆着守着荧屏,路上显得静悄悄的。 (错在望文生义,不明白“空”的意思) 用法: 作谓语、定语、分句;形容、欢迎等 “万人空巷”的古今义及其规范 汪少华 提要:“万人空巷”的“巷”,辞书释作“街巷”是错误的,应释为“住宅”。

        成语“万人空巷”保留了“住宅”古义,这一古义不被辞书所揭示反而一直误解为今义。这歧中有歧是造成“万人空巷”使用混乱的根源。

        既然“万人空巷”意谓万人空宅,而现代传媒往往视“巷”为街巷,那么不妨“鹊巢鸠占”,对于形容大街小巷空寂无人、家家满满当当的用法予以认可,鼓励使用;而对于形容倾巢而出、家家空空荡荡的用法,不再用“万人空巷”而一律改作“万人空宅”。 刘洁修先生(1985)指出:“由于汉语成语的历史性很强,势必在一部分成语中遗留下古字义,如果不能正确阐发,就有可能妨碍对整个成语的理解,甚至导致曲解。

        另一方面,整个成语可能同时并存古今义,其间的差别须要分辨清楚,否则也有可能把今义硬套在古义的例证之上。”成语“万人空巷”,恰好属于既有曲解又并存古今义的情况。

        对于“万人空巷”,《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释作“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现代汉语成语规范词典》释作“指众多的人都出来了,致使小巷都空了”,《汉语成语考释词典》释作“家家户户的人都奔向一个地方,以致街道空荡荡的”,《辞海》释作“很多人聚集在一起,致使街巷都空了”,都把“巷”释作“街巷”或“街道”。其实这是误解。

        首先,从情理上说,“巷”不应是“街巷”。“万人空巷”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的盛况或新奇事物轰动居民的情景。

        既是倾巢而出,从表达效果上考虑,说家家户户都空了岂不直截了当,说街道上空了岂不迂远间接?“万人”极言其多,街道上人多毕竟不如家家户户人多。例如—— 1、波兰人民的国际主义精神给了我们以极其深刻的印象。

        我们现在还能够清楚地回忆起在波兰各地多次看到的动人场面。尽管下着大雪,人们万人空巷地出来欢迎我们。

        他们从四面八方围拢上来,争着向我们献花,同我们握手。(周恩来《关于访问亚洲和欧洲十一国的报告》,《人民日报》1957年3月6日第2版) 这是“万人空巷”规范用例,但它与上述权威辞典的释义是矛盾与违背的:由于此时“下着大雪”,大街小巷人数必定不多,本来就几近空空荡荡,若再以“街道空荡荡”、“街巷都空了”来形容波兰人民冒着大雪欢迎的动人场面,显然不合适,可见这“巷”不是“街巷”。

        “万人空巷”成语的最早例证,一般都引北宋苏轼《八月十七日复登望海楼……五首》之四:“赖有明朝看潮在,万人空巷斗新妆。”与苏轼同时代的梅尧臣有《湖州寒食陪太守南园宴》:“是时辄预车马来,倾市竞观民业抛。”

        稍后南宋陆游《岳池农家》:“一双素手无人识,空村相唤看缫丝。”其中“倾市”“空村”亦是形容倾巢而出之盛况,相形之下,“万人空巷(街巷)”何如“万人空宅”?再者,形容“很多人聚集在一起”,可以说“填街满巷”、“填街塞巷”、“填塞街巷”、“塞巷”,也可以说“万人空巷”—— 2、贵人之出也,万民并观,填街满巷,争进在前。

        (东汉王充《论衡·解除篇》) 3、太学生陈东与书生千余人,是日诣阕上书,明余及师道之无罪,不当罢。军民闻之,不期而集者数千万人,填塞驰道、街巷,呼声震地。

        (宋李纲《靖康传信录》卷二) 4、驱之市,日中而戮之,观者塞巷压层。(明苏佑《云中事记》) 5、街上人听见,一齐跑进来看,递传出去,弄得看的人填街塞巷。

        (明凌蒙初《拍案惊奇》卷十四) 6、此时路旁看的,几于万人空巷,大马路虽宽,却也几乎有人满之患。(晚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八回) 7、田兴恕美秀而文,一时有玉人之目……年十八即握兵符,所至之处,万人空巷,环绕而视之。

        (晚清李伯元《南亭笔记》) 如果“空”的是此“巷”,“填”“塞”“满”的亦是此“巷”,岂非咄咄怪事?同是形容万人争睹,将第7例“万人空巷”与第2例“万民并观,填街满巷”互易,各不违原意,“万人空巷”未必不同于“万民填街满巷”,可见此“巷”必非彼“巷”,不可混为一谈。 其次,从语源上看,“巷”当释为住宅。

        “万人空巷”的语源可上溯到《诗经》。《郑风·叔于田》:“叔于田,巷无居人。”

        郑玄笺:“叔往田,国人注心于叔,似如无人处。”孔颖达疏:“言叔之往田猎也,里巷之内全似无复居人。”

        说“巷无居人”,则巷为人所居处可知。尽管孔颖达释“巷”为“里内之途道”,但此处以“里巷”对应“巷”,不无启发。

        《南史·羊欣传》:“屏居里巷十余年。”《后汉书·延笃传。

       好了,关于“现代汉语成语规范词典”的话题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通过我的介绍对“现代汉语成语规范词典”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