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死狗烹的意思和故事是什么_兔死狗烹指的是谁
1.兔死狗烹什么意思?有什么历史典故?反义词和近义词是什么?
2.兔死狗烹是什么意思兔死狗烹的意思是什么成语兔死狗烹什么意思
3.鸟尽弓藏,兔死狗烹是什么意思?
4.兔死狗烹的典故20字
兔死狗烹的真正含义
兔死狗烹的意思是猎狗捕杀掉兔子之后,猎狗也会被人烹饪吃掉,经常用来比喻帮助统治者夺得权位的人,在完成任务之后被残忍的或者抛弃。“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常用来形容古代君臣之间的关系。
在很多历史故事中,臣子帮助君主夺得天下和权力,在事成之后君主会觉得臣子是个祸害,甚至会影响之后的谋略大计,便会将一起打天下的臣子或者流放,韩信、萧何就是这类故事中最具代表性的历史人物。相反,范蠡就是一个比较聪明的人,帮助越王勾践夺得天下后隐居山林,深藏功与名。
详细内容
01
兔死狗烹,汉语成语,拼音是tù sǐ gǒu pēng,意思是指兔子死了,猎狗就被人烹食,比喻给统治者效劳的人事成后被抛弃或杀掉。
出自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
02
成语典故
范蠡
春秋末期,吴、越争霸,越国被吴国打败,屈服求和。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任用大夫文仲、范蠡整顿国政,经过十年的忍辱负重和励精图治,使国家转弱为强,终于击败吴国,洗雪国耻。越王勾践灭了吴国,在吴宫欢宴群臣时,发觉范蠡不知去向,第二天在太湖边找到了范蠡的外衣,大家都以为范蠡投湖自杀了。
可是过了不久,有人给文仲送来一封信,上面写着:“飞鸟打尽了,弹弓就被收藏起来;野兔捉光了,猎狗就被杀了煮来吃;敌国灭掉了,谋臣就被废弃或遭害。越王为人,只可和他共患难,不宜与他同安乐。大夫至今不离他而去,不久难免有杀身之祸。”
文仲此时方知范蠡并未死去,而是隐居了起来。他虽然不尽相信信中所说的话,但从此常告病不去上朝,日久引起勾践疑忌。一天勾践登门探望文仲,临别留下佩剑让文仲自刎,文仲明白勾践的用意,悔不该不听范蠡的劝告,只得引剑自尽。
兔死狗烹什么意思?有什么历史典故?反义词和近义词是什么?
意思是:狡猾的兔子一死,狗也很快成为人们的食物。鸟被打尽的时候,人们把良弓也束之高阁不用了。比喻被人利用后,失去利用价值的下场。
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范蠡遂去,自齐遗大夫种书曰: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种见书,称病不朝。人或谗种且作乱,越王乃赐种剑曰:子教寡人伐吴七术,寡人用其三而败吴,其四在子,子为我从先王试之。种遂自杀。又《淮阴侯列传》:“果若人言,‘狡兔死,走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烹!”
扩展资料:
飞鸟尽良弓藏成语典故
这一成语也比喻西汉时刘邦将一些建国时建功立业的大将们悉数杀光的情形。刘邦当皇帝后为削弱韩信的势力,把当时是"齐王"的韩信徒封为"楚王",使其远离自己的发迹之地,然后又有人适时告发韩信"谋反",刘邦又再将他贬为"淮阴侯",不出几个月皇后吕雉又以谋反之名将韩信诱至长乐宫杀死。刘邦于公元前202年得天下,韩信于公元前196年身首异处,这对共过患难的君臣在天下大定之后只相处了五年多一点的时间,韩信在临刑之前发出了“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的浩叹。
百度百科-飞鸟尽良弓藏
兔死狗烹是什么意思兔死狗烹的意思是什么成语兔死狗烹什么意思
编号 125 成语 兔死狗烹 注音 ㄊㄨˋ ㄙˇ ㄍㄡˇ ㄆㄥ 汉语拼音 tù sǐ gǒu pēng 释义 兔子死尽了,用来捕兔的猎狗因为失去了作用而被烹食。
比喻事成之后,有功之人即遭到杀戮或见弃的命运。
#语本《淮南子.说林》。
「鸟尽弓藏」、「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典源 #《淮南子.说林》1>璧瑗成器,礛诸之功;镆邪断割,砥砺之力。
狡兔得而猎犬烹,高鸟尽而强弩2>藏。
〔注解〕(1)典故或见于《文子.上德》、《史记.卷四一.越王句践世家》。
(2)强弩:装有机关,劲度很强的弓。
弩,音ㄋㄨˇ。
〔参考资料〕■《文子.上德》使叶落者,风摇之也。
使水浊者,物挠之也。
璧锾之器,礛之功也。
莫邪断割,砥砺之力也。
虻与骥致千里而不飞,无裹粮之资而不饥。
狡兔得而猎犬烹,高鸟尽而良弓藏,名成功遂身退,天道然也。
■《史记.卷四一.越王句践世家》句践已平吴,乃以兵北渡淮,与齐、晋诸侯会于徐州,致贡于周。
周元王使人赐句践胙,命为伯。
句践已去,渡淮南,以淮上地与楚,归吴所侵宋地于宋,与鲁泗东方百里。
当是时,越兵横行于江、淮东,诸侯毕贺,号称霸王。
范蠡遂去,自齐遗大夫种书曰:「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
子何不去?」种见书,称病不朝。
典故说明 刘安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世袭而封为淮南王,曾经和众门客、方士合著了《淮南子》一书,内容兼融先秦各家的学说。
在《淮南子.说林》中提到「捕获了狡兔,就把猎犬烹煮来吃;射尽了高飞的鸟,强弓就被收藏起来」,意指事情成功之后,有功之人没有得到应有的奖赏,反而因为才能出众受到猜忌,而遭到或疏远。
后来「兔死狗烹」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事成之后,有功之人即遭到杀戮或见弃的命运。
书证 01.《西游记》第二七回:「今日昧著惺惺使糊涂,只教我回去:这才是『鸟尽弓藏,兔死狗烹!』」02.明.张景《飞丸记》第三三出:「还有一等兔死狗烹,衔冤赉志,如汉代韩、彭,宋朝张、岳,后来成什么结果?」 用法说明 语义说明比喻事成之后,有功之人即遭到杀戮或见弃的命运。
使用类别用在「背信忘义」的表述上。
例 句<01>你要小心别跟错人了,免得到时候兔死狗烹。
<02>自古以来,能有几个功臣能逃过兔死狗烹的命运?<03>兔死狗烹,鸟尽弓藏,这种恩将仇报的行为,古来常见。
<05>张良在汉高祖得天下后,主动求去,逃脱了兔死狗烹的命运。
<06>这些人都是助他开创事业的,如今兔死狗烹,一个个被他开除。
<07>江山不是我一个人打下来的,有功者共享,哪能做出兔死狗烹的事? 近义词: 忘恩负义,卸磨杀驴,鸟尽弓藏,过河拆桥
反义词: 论功行赏 辨识 请参考『辨识125』 参考语词 ?尽卢烹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是什么意思?
“兔死狗烹”的意思是把抓住兔子的狗烹煮吃掉。现多用来比喻成就事业后就把有功之臣杀了,只能共患难,不能共欢乐,多指专权之意。该成语最早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其为连动式,在句子中作谓语、定语,讽刺用语。
历史典故
范蠡是春秋时越王勾践很得力的一位谋臣。在勾践被吴王夫差围困在会稽山的最艰难的时候,是范蠡献策让勾践忍辱负重,待机图报;后来越王经过卧薪尝胆,又帮助勾践策划兴兵攻吴,报仇复国,也是范蠡。范蠡对越国的功绩是很大的。可是就在越王勾践灭掉吴国,成为春秋时代最后一个霸主的时候,他却舍去富贵荣华,自行引退,过着隐居生活。
那么,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范蠡离开越国来到齐国后,托人捎了一封信给他从前的同事大夫文种,信上写道:“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意思是说:飞鸟打完了,良弓就要收藏起来;狡兔死尽了,狗就要被杀吃掉。从我的观察看,越王颈长而鸟嘴,只可同他一起共患难,而不能同他一起享受欢乐的。你为什么不早些离开呢?
文种看了信后,觉得范蠡讲得有道理。就以生病为借口,不去上早朝了。这时候,有人就乘机陷害文种,说他要谋反。越王勾践不调查,也不分辨,就赠给文种一把宝剑,说:“你教给我七条攻打吴国的办法,我才用了三条,就把吴国灭掉了;其余四条还在你那里,你还是带到我的祖先那儿去试着用它们吧!”文种无奈,只好自杀了。
兔死狗烹的典故20字
1、意思:野兔死了,猎狗就要烹煮着吃了。鸟没有了,弓也就藏起来不用了。比喻事情成功之后,把曾经出过力的人一脚踢开。?
2、出处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蜚(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3、历史典故:
范蠡
范蠡即离开了越国,从齐国给大夫文种写了一封信,信上说:“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勾践颈项特别长而嘴像鹰嘴,这种人只可共患难不可共享乐,你最好尽快离开他。”文种看完信后,便称病不再入朝。后来有人向越王进谗言说文种将要作乱,越王勾践便送给文种一把剑,对他说:“你教给我七个灭人国家的方法,我只用了三个就把吴国灭掉了,还剩下四个方法,你替我从先王开始试下吧。”文种于是自杀了。
扩展资料: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近义词:
1、卸磨杀驴:磨完东西后,把拉磨的驴卸下来杀掉。比喻把曾经为自己出过力的人一脚踢开。出处刘绍棠《狼烟》:“只怕归队以后,打下萍水县城,他就得卸磨杀驴。”
2、过河拆桥:比喻达到目的以后,就把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一脚踢开。出自元·康进之《李逵负荆》:“你休得顺水推船;偏不许我过河拆桥。”
参考资料:
兔 死 狗 烹
这是啥意思呢
比喻给统治者效劳的人,在事情办成之后就被抛弃或被杀掉。
这个怎么用呢
公司的老板一向在事成之后兔死狗烹,没有人敢跟他合作。
02 成语故事
今天要给大家讲的成语故事叫做兔死狗烹。这个故事里面的兔就是兔子,狗烹是烹狗的意思,就是把狗煮着吃了。
这个句子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全句是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也就是说打猎的时候,鸟一旦打完了,弓和箭就要被收起来,不用了。
兔子一旦被打死了,那猎狗就没有什么用了,就要被杀了吃掉。这句话里带着深深的讽刺,比喻给统治者效劳的人,在事情办成之后就被抛弃或被杀掉。
第一个故事的主人公叫做范蠡,吴越争霸的时候,越国被吴国打败了,屈服求和,然后越王勾践睡在柴草垛上,嘴里苦胆,经过了十年的时间慢慢调整,国家吃苦,忍辱负重,把国家由弱转强,才打败了吴国。这是之前咱们讲的卧薪尝胆的故事。
勾践在灭吴的过程中用了两个大臣,文种和范蠡,这两个人也算是立了大功的功臣了。越王勾践灭了吴国之后,他在吴国的宫殿里宴请群臣,就是把所有出过力的大臣们都请过来吃饭。这个时候他点名发现范蠡不见了。
第二天在湖边找到了范蠡的外衣,大家都以为范蠡是投湖自杀了。可是过了不多久,有人给文种送来一封信,上面写着“野兔抓光了,猎狗就会被杀了煮来吃,敌国灭掉了,谋臣就会被废弃或者被害了。越王这个人在他有大难的时候你可以跟他共同承担,但是在他享乐的时候他应该就会小心眼,心生怀疑,所以只可共患难不可同安乐!”
文种看到这封信是范蠡的笔记,才知道范蠡并没有死去,而是隐居了起来,可是文种也并没有相信范蠡说的话,他并没有辞官躲起来。
时间一长,越王勾践果然心生怀疑,有一天勾践登门探望文种,临别的时候留下佩剑让文种自杀,文种明白了勾践的用意,特别后悔,当时应该听范蠡的劝告,最后文种含恨拿剑自杀了!
第二个故事是我们的高屋建瓴里面讲过的韩信。韩信是帮助刘邦拿下齐国的一个大将,拿下齐国这件事可是为刘邦干了一件大好事,因为齐国的地势险要,只要守住它,刘邦的国家就稳稳地不会有外敌进攻。
但历史上凡是这种大将军、大功臣都有功高盖主的嫌疑,也就是皇帝会担心他功劳立的太多,手上的兵权太重,把自己的权力给比下去了。
所以刘邦当了皇帝之后,为了削弱韩信的势力,把当时是齐王的韩信改封为楚王,让其远离自己特别熟悉的地方。又有人告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