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和孟子的成语故事有哪些不同

       在当今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孔子和孟子的成语故事有哪些不同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今天,我将和大家探讨关于孔子和孟子的成语故事有哪些不同的今日更新,以期为大家带来新的启示。

1.孔子和孟子的名句和成语还有故事

2.与孔孟有关的成语故事

3.与孔子和孟子有关的成语或故事

4.孔子的成语故事 孔子的成语故事有哪些

5.出自历史典故的成语

6.成语故事有哪些?

孔子和孟子的成语故事有哪些不同

孔子和孟子的名句和成语还有故事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孟子》)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

       子曰:“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 尽善尽美:形容好到极点,毫无缺陷.

       孔子在齐国,有机会欣赏到他认为最美妙的音乐[[韶]]. 谓其"尽善矣,又尽美也!"而后大受感动,一连好多天老是想着它,吃肉也没有味道了.三月不知肉味,原是形容孔子对于音乐入迷的情况.后人却借它来形容贫穷,真是怪哉.

       ■侃侃而谈:不慌不忙地谈着

       在周代的等级制度中,孔子的地位相当于下大夫. 孔子是个一举一动都力求合乎周礼的人.他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在家乡,他显得温和恭顺,好像不会说话;在朝见场合,却长于谈论,有些谨慎罢了;在朝廷上,国君不在之时,他与同级官员说话,侃侃而谈,理直气壮;同上级说话,和颜悦色;君主来了,既恭敬而又不安,非常之小心.

       ■不舍昼夜: 表示时间不停地流逝之意.

       孔子的时间观念强,曾对着河流叹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意思是:光阴一去不复返啊!就如河水这样昼夜不停地奔流吧!

       时间如流水,一定要珍惜.孔子之所以青史留名,是因为他懂得:时间就是财富啊!

       ■道不拾遗:形容社会风气道德良好.

       孔子在鲁国当了几任官,他在任之时,鲁国政治有了极大改良:卖东西不讨价还价;掉了东西不必惊慌,老百姓都有自已的人格,不肯拾起收为已有.

       ■登堂入室:表示已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是已得到老师专授指点.

       孔子的弟子子路,为人刚勇,一日在孔家弹瑟,瑟声中带有杀气,犯了孔子的大忌--仁.孔子自然不喜欢,又不便发作,就不满道:"子路弹瑟的本领已经登上厅堂,但尚未能进入内室.他为何要在我家弹瑟啊? 无聊!" 孔子的众弟子一听老夫子对子路不满,马上就改变对子路的看法和态度,越来越鄙视他.

       两个启示:在别人家里最好安份些;

       对于头儿,要懂得投其所好才是啊!

       ■道听途说: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涂同途)

       意为:从道路上听来一些没有根据的话,就在道路上不负责任地传播,这种道德作风是要不得的.

       有很多类似的玩艺,被人一本正经地转来转去,实际上这些谣言里漏洞百出,只要自己稍微认真想一想、查一查,就能够看出其中的谎言成分,然而很多人却信以为真,乐此不疲。是我们自己太脆弱太轻信还是网络里情绪的煽动太容易?要警惕啊!

       ■发愤忘食:形容学习努力,工作勤奋.

       楚国某县尹问孔子弟子,请他谈谈对孔子的看法,弟子木讷小心,一言不发,县尹只得怏怏而回.孔子得知后,很不高兴,怨道:你为什么不说:我的老师是个发愤忘食,乐而忘忧的好学者啊!弟子一听马上明白,愧道:"老师,是我糊涂啊,现在我终于明白了.今后若有人再问我,我必遵师嘱答之." 孔子一听舒服,欣然笑道:"好,好,好."

       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可孔夫子都懂得在适当的时候吹一把,真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啊!

       1、孟母三迁

       孟子的母亲为了他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搬了三次家。

       2、始作俑者

       这句成语出自于《孟子·梁惠王上》:“仲尼(孔子)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战国时,有一次孟子和梁惠王谈论治国之道。孟子问梁惠王:“用木棍打死人和用刀子杀死人,有什么不同吗?”

       梁惠王回答说:“没有什么不同的。”

       孟子又问:“用刀子杀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么不同?”

       梁惠王说:“也没有什么不同。”

       孟子接着说:“现在大王的厨房里有的是肥肉,马厩里有的是壮马,可老百姓面有饥色,野外躺着饿死的人。这是当权者在带领着野兽来吃人啊!大王想想,野兽相食,尚且使人厌恶,那么当权者带着野兽来吃人,怎么能当好老百姓的父母官呢?孔子曾经说过,首先开始用俑(古时陪同死人下葬的木偶或土偶)的人,他是断子绝孙、没有后代的吧!您看,用人形的土偶来殉葬尚且不可,又怎么可以让老百姓活活地饿死呢?”

       根据孔子“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句话,后人将“始作俑者”引为成语,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某种恶劣风气的创始人。

       3 、五十步笑百步五十步笑百步

       战国时代,诸侯王国都采取合纵连横之计,远交近攻。

       战争连年不断,可苦了各国的老百姓。孟子看了,决定周游列国,去劝说那些好战的君主。孟子来到梁国,去见了好战的梁惠王。梁惠王对孟子说:“我费心尽力治国,又爱护百姓,却不见百姓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

       孟子回答说:“让我拿打仗作个比喻吧!双方军队在战场上相遇,免不了要进行一场厮杀。厮杀结果,打败的一方免不了会弃盔丢甲,飞奔逃命。假如一个兵士跑得慢,只跑了五十步,却去嘲笑跑了一百步的兵士是‘贪生怕死’。”

       孟子讲完故事,问梁惠王:“这对不对?”梁惠王立即说:“当然不对!”孟子说:“你虽然爱百姓,可你喜欢打仗,百姓就要遭殃。这与五十步同样道理。”

       成语比喻那些以小败嘲笑大败的人。又以“五十步笑百步”来比喻程度不同,但本质相同的做法。

       一暴十寒

       战国时代,百家争鸣,游说之风,十分盛行。一般游说之士,不但有高深的学问、丰富的知识,尤其是以有深刻生动的比喻,来讽劝执政者,最为凸出。孟子也是当时的一个著名辩士,在"孟子"的"告子"上篇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孟子对齐王的昏庸,作事没有坚持性、轻信奸佞谗言很不满,便不客气的对他说:"王也太不明智了,天下虽有生命力很强的生物,可是你把它在阳光下晒了一天,却放在阴寒的地方冻了它十天,它那里还活着成呢!我跟王在一起的时间是很短的,王即使有了一点从善的决心,可是我一离开你,那些奸臣又来哄骗你,你又会听信他们的话,叫我怎么办呢?"按着,他使打了一个生动的比喻:"下棋看起来是件小事,但假使你不专心致志,也同样学不好,下不赢,奕秋是全国最善下棋的能手,他教了两个徒弟,其中一个专心致志,处处听奕秋的指导;另一个却老是怕着有大天鹅飞来,准备用箭射鹅。两个徒弟是一个师傅教的,一起学的,然而后者的成绩却差得很远。这不是他们的智力有什么区别,而是专心的程度不一样啊;"这是一个很有教学意义的故事,我们要学习一样东西、做好一件事情,是非专心致志、下苦功夫不可的。若是今天做一些,把它丢下了,隔天十天再去做,那么事情怎样做得好呢?求学、做事的能否成功,这也是个决定因素之一,故后来的人便将孟子所说?quot;一日暴之,十日寒之"精简成"一暴十寒"一句成语,用来比喻修学、做事没有恒心,作辍无常的一种说法。例如一位同学,对于求学很是随便,学习的时间少,荒废的时间多,我们便说:他这种一曝十寒的作法,那里能学到什么东西呢?

       (2) 引领而望:“如有不嗜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 (《梁惠王》)释:如果有一位不好的君主,那么,天下的老百姓都会伸长着脖子期待他的解救了。

       (3) 君子远庖厨:“是以君子远庖厨。” (《梁惠王》)释:君主把厨房摆在远离自己的场所,就是这个道理。

       (4) 明察秋毫:“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梁惠王》)释:我的目力能够把秋天鸟的细毛看得分明,一车子柴火摆在眼前却瞧不见。

       (5) 挟泰山以超北海:“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 (《梁惠王》)释:把泰山夹在胳臂底下跳过北海,告诉人说,“这个我办不到。”这真是不能。

       (6) 缘木求鱼:“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梁惠王》)释:以您这样的作法满足您这样的欲望,好像爬到树上去捉鱼一样。

       (7) 寡不敌众:“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 (《梁惠王》)释:人口稀少的国家不可以跟人口众多的国家为敌,弱国不可以跟强国为敌。

       (8) 与民同乐:“此无他,与民同乐也。” (《梁惠王》)释:这没有别的原因,只是因为同百姓一同**罢了。

       (9)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梁惠王》)释:和天下的人同忧同乐,这样还不能使天下归服于他的,是从来不曾有的事。(注:范仲淹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即化于此)

       (10) 顾左右而言他:“王顾左右而言他。” (《梁惠王》)释:齐王回过头来左右张望,把话题扯到别处去了。

       (11) 水深火热:“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 (《梁惠王》)释:如果燕国的百姓受水更深,受火更热(指灾难更加深了),那只是统治者由燕转为齐罢了。

       (12) 救民于水火之中:“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梁惠王》)释:如今燕国的君主虐待百姓,您去征伐他,那里的百姓认为您是要把他们从水深火热的苦难中解救出来,因此都用筐盛着干饭,用壶盛着酒浆来欢迎您的军队。

       (13) 箪食壶浆:“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梁惠王》)释:如今燕国的君主虐待百姓,您去征伐他,那里的百姓认为您是要把他们从水深火热的苦难中解救出来,因此都用筐盛着干饭,用壶盛着酒浆来欢迎您的军队。

       (14) 出尔反尔:“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梁惠王》)释:提高警惕,提高警惕!你怎样去对待人家,人家将怎样回报你。

       (15) 解民倒悬:“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公孙丑》)释:现在这个时候,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实行仁政,老百姓的高兴,正好像被人倒挂着而给解救了一般。

       (16) 事半功倍:“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 (《公孙丑》)释:所以,“事半功倍”,只有在这个时代才行。

       (17) 具体而微:“冉牛、闵子、颜渊则具体而微。” (《公孙丑》)释:冉牛、闵子、颜渊大体近于孔子,却不如他那样的博大精深。

       (18) 出类拔萃:“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公孙丑》)释:圣人远远超出了他那一类,大大高出了他那一群。从有人类以来没有比孔子还要伟大的。

       (19) 心悦诚服:“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公孙丑》)释:依靠道德来使人服从的,人家才会心悦顺服。

       (20) 返求诸己:“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公孙丑》)释:(射箭)如果没有射中,不埋怨那些胜过自己的人,返躬自问罢了。

与孔孟有关的成语故事

        关于孟子的成语故事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孟子的成语故事,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孟子的成语故事1

        1、孟母三迁

        战国的时候,有一个很伟大的大学问家孟子。孟子小的时候非常调皮,他的妈妈为了让他受好的教育,花了好多的心血呢!有一次,他们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旁边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的样子。一会儿鞠躬欢迎客人、一会儿招待客人、一会儿和客人讨价还价,表演得像极了!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孟子开始变得守秩序、懂礼貌、喜欢读书。这个时候,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

        后来,大家就用“孟母三迁”来表示人应该要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学习到好的习惯!

        2、五十步笑百步五十步笑百步

        战国时代,诸侯王国都采取合纵连横之计,远交近攻。

        战争连年不断,可苦了各国的老百姓。孟子看了,决定周游列国,去劝说那些好战的君主。孟子来到梁国,去见了好战的梁惠王。梁惠王对孟子说:“我费心尽力治国,又爱护百姓,却不见百姓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

        孟子回答说:“让我拿打仗作个比喻吧!双方军队在战场上相遇,免不了要进行一场厮杀。厮杀结果,打败的一方免不了会弃盔丢甲,飞奔逃命。假如一个兵士跑得慢,只跑了五十步,却去嘲笑跑了一百步的兵士是‘贪生怕死’。”

        孟子讲完故事,问梁惠王:“这对不对?”梁惠王立即说:“当然不对!”孟子说:“你虽然爱百姓,可你喜欢打仗,百姓就要遭殃。这与五十步同样道理。”

        成语比喻那些以小败嘲笑大败的人。又以“五十步笑百步”来比喻程度不同,但本质相同的做法。

        3、始作俑者

        这句成语出自于《孟子·梁惠王上》:“仲尼(孔子)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战国时,有一次孟子和梁惠王谈论治国之道。孟子问梁惠王:“用木棍打死了人和用刀子杀死人,有什么不同吗?”

        梁惠王回答说:“没有什么不同的。”

        孟子又问:“用刀子杀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么不同?”

        梁惠王说:“也没有什么不同。”

        孟子接着说:“现在大王的厨房里有的是肥肉,马厩里有的是壮马,可老百姓面有饥色,野外躺着饿死的人。这是当权者在带领着野兽来吃人啊!大王想想,野兽相食,尚且使人厌恶,那么当权者带着野兽来吃人,怎么能当好老百姓的父母官呢?孔子曾经说过,首先开始用俑(古时陪同死人下葬的木偶或土偶)的人,他是断子绝孙、没有后代的吧!您看,用人形的土偶来殉葬尚且不可,又怎么可以让老百姓活活地饿死呢?”

        根据孔子“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句话,后人将“始作俑者”引为成语,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某种恶劣风气的创始人。

        4、一暴十寒

        战国时代,百家争鸣,游说之风,十分盛行。一般游说之士,不但有高深的学问、丰富的知识,尤其是以有深刻生动的比喻,来讽劝执政者,最为凸出。孟子也是当时的一个著名辩士,在"孟子"的"告子"上篇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孟子对齐王的昏庸,作事没有坚持性、轻信奸佞谗言很不满,便不客气的对他说:"王也太不明智了,天下虽有生命力很强的生物,可是你把它在阳光下晒了一天,却放在阴寒的地方冻了它十天,它那里还活着成呢!我跟王在一起的时间是很短的,王即使有了一点从善的决心,可是我一离开你,那些奸臣又来哄骗你,你又会听信他们的话,叫我怎么办呢?"按着,他使打了一个生动的比喻:"下棋看起来是件小事,但假使你不专心致志,也同样学不好,下不赢,奕秋是全国最善下棋的能手,他教了两个徒弟,其中一个专心致志,处处听奕秋的指导;另一个却老是怕着有大天鹅飞来,准备用箭射鹅。两个徒弟是一个师傅教的,一起学的,然而后者的成绩却差得很远。这不是他们的智力有什么区别,而是专心的程度不一样啊;"这是一个很有教学意义的故事,我们要学习一样东西、做好一件事情,是非专心致志、下苦功夫不可的。若是今天做一些,把它丢下了,隔天十天再去做,那么事情怎样做得好呢?求学、做事的能否成功,这也是个决定因素之一,故后来的人便将孟子所说?quot;一日暴之,十日寒之"精简成"一暴十寒"一句成语,用来比喻修学、做事没有恒心,作辍无常的一种说法。例如一位同学,对于求学很是随便,学习的时间少,荒废的时间多,我们便说:他这种一曝十寒的作法,那里能学到什么东西呢?

        5、孟母断织

        孟子小的时候,有一次放学回家,他的母亲正在织布,(见他回来,)便问道:“学习怎么样了?”孟子(漫不经心地)回答说:“跟过去一样。”孟母(见他无所谓的样子,十分恼火,)就用剪刀把织好的布剪断。孟子见状害怕极了,就问他母亲:“为什么要发这样大的火?”孟母说:“你荒废学业,如同我剪断这布一样。有德行的人学习是为了树立名声,问才能增长知识。所以平时能平安无事,做起事来就可以避开祸害。如果现在荒废了学业,就不免于做下贱的劳役,而且难于避免祸患。”孟子听后吓了一跳,自此,从早到晚勤学不止,把子思当做老师,终于成了天下有名的大儒。有德行的人认为孟母懂得做母亲的法则。

        6、仁者无敌

        梁惠王说:“晋国是天下最强的国家,老丈你是知道的。到了我这一代,东面战败于齐国,长子阵亡;西面丧失了七百里疆土给秦国;南面受辱于楚国。我对此感到耻辱,愿意替死者来洗刷所有的仇恨,怎样才能办到呢?”

        孟子答道:“拥有方圆百里的土地就能称王天下。大王如能对民众施行仁政、减省刑罚、薄敛赋税、深耕土壤、清除杂草;青壮年在空闲时修习孝悌忠信的道理,在家里用这些来事奉父兄,出外用这些来事奉尊长,就能使他们拿着木棒来打击秦楚的坚甲利兵了。那些国家侵夺民众的农时,使他们不能耕种农田来养活自己的父母,父母挨冻受饿,兄弟妻儿离散。那些国家虐害自己的民众,大王去讨伐他们,谁能和大王对抗?所以说仁者是无敌的,希望大王不要犹豫。”

        7、何谓大勇

        北宫黝培养勇气,肌肤被刺而不退缩,眼睛被刺而不逃避,即使有一根毫毛被他人伤害也觉得犹如在大庭广众上遭到鞭打一样;他既不受挫于卑贱的匹夫,也不受挫于大国的君主,把刺杀大国的君主看作如同刺杀卑贱匹夫一般;他不畏惧诸侯,受到辱骂必定回骂。孟施舍培养勇气,据他自己所说:把无法战胜的对象看作能战胜一样。如果先估量敌方然后才前进思虑胜败然后交锋,必定会畏惧敌军的众多。我怎能够一定战胜呢?不过是无所畏惧罢了。孟施舍像曾子,北宫黝像子夏。这两个人的勇气,不知哪个更好些,但孟施舍的做法较为简要。从前曾子对孟襄说:你崇尚勇吗?我曾经听夫子说过大勇:反躬自问,正义不在我,即使是卑贱的匹夫我也不去侮辱;反躬自问正义在我,即使是千军万马我也不退缩。”

        8、浩然之气

        公孙丑问:“请问什么叫做浩然之气呢?”

        孟子说:“这比较难说。它作为气,最广大、最刚强,用正义来培养它而不加损害,就会充盈于天地之间。它作为气,与义和道相匹配,没有它们,它就没有力量了。它是义在内心积累起来所产生的,不是义由外入内而取得的,如果行为使内心感到愧疚,它就没有力量了。”

        9、专心致志

        战国时期,齐宣王曾聘孟子为客卿,而孟子不愿辅佐齐王,推辞而去,别人认为是孟子嫌齐王不聪明而不愿意辅佐他,孟子便给大家讲了这样一个小故事:

        弈秋是全国最会下棋的人,有两个人慕名来请弈秋教他们下棋。其中一个人认真学棋、练棋;而另一个人呢,上课时虽然好像也在听讲,可是他脑子里总想着天上会有大雁要飞过来,想着怎样拿弓箭去射它,想着烤肉的味道会有多么鲜美。因为他总是胡思乱想心不在焉,老师的讲解一点也没听进去。

        这样一起学了很长时间,虽然他们两人拜同一个老师,每天一起学习,可学的效果却大不一样,一个成了棋坛高手,一个却没学到什么本事。

        孟子接着问:“你们认为这是他的聪明才智不如前一个人吗?——不是这样的,只是因为他不够专心致志罢了。齐王也是这样啊,他不能认真地、专心地听从我的意见,我的思想对他不起作用,所以我才不愿辅佐他,辞别他离开齐国的呀。”

        成语“专心致志”由此而来,形容做事情的时候一心一意,聚精会神。

        10、天吏无敌

        尊崇贤达任用能人,让杰出的人来治理国家,那么天下的士人都会高兴,愿意在这样的朝廷里任职;市场上的货不收税,滞销的货物依法予以征购,那天下的商人都会高兴,愿意在这样的`市场做买卖;关卡只进行稽查而不征收税金银,那天下的行旅都会高兴,愿意在这样的道路上行走;耕种者只须助耕公田而不必交纳租税,那天下的农夫都会高兴,愿意在这样的田地上耕种;居民不必交纳苛捐和服徭役,那天下的民众都会高兴,愿意迁到这样的地方来居住。如果谁真的能实行这五项,那么邻国的民众就像父母那尊重他,要人们带领子女去攻击他们的父母,这样事情自有民人以来还没有成功过。要是这样就能无敌于天下,无敌于天下的人就是天吏,如此而不能称王天下的还从未有过。”

        11、明察秋毫

        孟子说:“假如有个人向大王禀告说:“我的力气足以举起三千斤的东西,却举不起一片羽毛;我的视力足以看清秋天野兽毫毛的尖端,却看不见一车子的柴禾。’大王会相信这话吗?”宣王说:“不会。”

        12、缘木求鱼

        孟子说:“那么,大王的最大心愿可以知道了,就是想扩张疆土,使秦国楚国来朝拜,君临中原、安抚四周的民族。(不过,)凭您的做法去追求实现您的心愿,真好比是爬上树去捉鱼一样。”宣王说:“像这么严重吗?”孟子说:“只怕比这还严重呢!上树捉鱼,虽然捉不到鱼,不会有后患。按您的做法去实现您的心愿,费尽心力去做了,到头来必定有灾祸。”

孟子的成语故事2

        1、孟子休妻

        孟子一生所取得的成就,与母亲的教导是分不开的。

        一天,孟子的妻子独自一人在屋里,叉开腿蹲在地上。孟子进屋看见妻子这个样子,就向母亲说:“这个妇人不讲礼仪,请准许我把她休了。”

        孟母说:“什么原因?”

        孟子说:“她叉开腿蹲在地上。”

        孟母问:“你怎么知道的?”

        孟子曰:“我亲眼看见的。”

        孟母说:“这是你不讲礼仪,不是妇人不讲礼仪。《礼经》上不是这样说吗,将要进门的时候,必须先问屋里谁在里面;将要进入厅堂的时候,必须先高声传扬,让里面的人知道;将进屋的时候,必须眼往下看。《礼经》这样讲,为的是不让人措手不及,无所防备。而今你到妻子闲居休息的地方去,进屋没有声响人家不知道,因而让你看到了她蹲在地上的样子。这是你不讲礼仪,而不是你的妻子不讲礼仪。”孟子听了孟母的教导后,认识到自己错了,再也不敢讲休妻的事了。

        2、断机教子

        根据孟子相关资料介绍,孟子一开始对学习非常有兴趣,可时间长了就开始厌烦了,常常逃学。被孟母发现后特别生气,当着孟子的面拿起剪刀将织布机上的经线全部剪断,并道:我织布供你读书不易,这织布机上的布全部都是一丝一线织起来的,现今割断后无法再织。而学问亦是一点一滴积聚起来的,你的学习与我织布是同样的道理,你常常逃学如何可以成为有用之材呢”?

        这就是著名的“断机教子”传说。后来再经过孟母三迁、断机以教的事,孟子受到了深刻的教育与启发,至此以后勤奋学习,最终成为我国历史上众所皆知的儒学大师。

       

        作者简介

        人物生平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不详(子舆、子居等字表皆出自伪书,或后人杜撰),战国中期鲁国邹人(今山东邹城人),距离孔子的故乡曲阜不远。

        孟子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孔伋,孔子之孙)的门人。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武力的手段实现统一。而他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并将其发展成为“仁政”思想,被称为“亚圣”。

        孟子的出生距孔子之死(公元前479)大约百年左右。关于他的身世,流传下来的已很少,《韩诗外传》载有他母亲“断织”的故事,《列女传》载有他母亲“三迁”和“去齐”等故事,可见他得力于母亲的教育不少。据《列女传》和赵岐《孟子题辞》说,孟子曾受教于孔子的孙子子思。但从年代推算,似乎不可信。《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他“受业子思之门人”,这倒是有可能的。无论是受业于子思也罢,子思门人也罢,孟子的学说都受到孔子思想的影响。所以,荀子把子思和孟子列为一派,这就是后世所称儒家中的思孟学派。

        和孔子一样,孟子也曾带领学生游历魏、齐、宋、鲁、滕、薛等国,并一度担任过齐宣王的客卿。由于他的政治主张也与孔子的一样不被重用,所以便回到家乡聚徒讲学,与学生万章等人著书立说,“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我们所见的《孟子》七篇,每篇分为上下,约三万五千字,一共二百六十章。

        但《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十一篇”,比现存的《孟子》多出四篇。赵岐在为《孟子》作注时,对十一篇进行了鉴别,认为七篇为真,七篇以外的四篇为伪篇。东汉以后,这几篇便相继失佚了。赵岐在《孟子题辞》中把《孟子》与《论语》相比,认为《孟子》是“拟圣而作”。所以,尽管《汉书。文艺志》仅仅把《孟子》放在诸子略中,视为子书,但实际上在汉代人的心目中已经把它看作辅助“经书”的“传”书了。

        汉文帝把《论语》《孝经》《孟子》《尔雅》各置博士,便叫“传记博士”。到五代后蜀时,后蜀主孟昶命令人楷书十一经刻石,其中包括了《孟子》,这可能是《孟子》列入“经书”的开始。后来宋太宗又翻刻了这十一经。到南宋孝宗时,朱熹编《四书》列入了《孟子》,正式把《孟子》提到了非常高的地位。元、明以后又成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更是读书人的必读之书了。

        主要封赠

        战国齐宣王在稷下学宫册封的第一任“上大夫”就是孟子。1083年(宋元丰六年),升邹国公。1330年(元至顺元年),加赠为邹国亚圣公。1530年(明嘉靖九年),奉为亚圣,罢公爵。明景泰二年,孟子嫡派后裔被封为翰林院五经博士,子孙世袭,一直到民国3年,73代翰林院五经博士孟庆棠改封奉祀官,民国24年改称亚圣奉祀官。

        著作简介

        《孟子》一书共七篇,是战国时期孟子的言论汇编,记录了孟子与其他各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共同编撰而成。《孟子》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策略(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和政治行动,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属儒家经典著作。

        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主张德治。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自从宋、元、明、清以来,都把它当做家传户诵的书。就像我们的教科书一样。

        《孟子》是四书中篇幅最长,部头最重的一本,有三万五千多字,直到清末都是科举必考内容。《孟子》这部书的理论,不但纯粹宏博,文章也极雄健优美。(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孟子》是记录孟轲言行的一部著作,也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篇目有:(一)《梁惠王》上、下,(二)《公孙丑》上、下,(三)《滕文公》上、下,(四)《离娄》上、下,(五)《万章》上、下,(六)《告子》上、下,(七)《尽心》上、下。

        《孟子》行文气势磅礴,感情充沛,雄辩滔滔,极富感染力,流传后世,影响深远,成为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史记·孟荀列传》:“孟轲所如不合,退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谓《孟子》七篇由孟轲自作,赵岐《孟子题辞》曰:“此书孟子之所作也,故总谓之《孟子》。”又曰:“于是退而论集,所与高弟弟子公孙丑、万章之徒,难疑答问,又自撰其法度之言,着书七篇。”此亦主孟子自撰。

        清阎若璩《孟子生卒年月考》亦以孟子自作是,且曰:“《论语》成于门人之手,故记圣人容貌甚悉。七篇成于己手,故但记言语或出处耳。”但考诸《孟子》,孟轲所见时君如梁惠王、梁襄王、齐宣王、邹穆公、滕文公、鲁平公等皆称谥号,恐非孟子自作时所为也;又记孟子弟子乐正子、公都子、屋卢子皆以“子”称,也断非孟子之所为,其编定者极可能是孟子的弟子。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

        《孟子》的主要注本有《孟子注疏》,《四部备要》本14卷;《孟子集注》,《四部备要》本7卷;《孟子正义》,《四部备要》本30卷。另有今人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本)。

;

与孔子和孟子有关的成语或故事

       1、因材施教-孔子

       有一次,孔子讲完课,回到自己的书房,学生公西华给他端上一杯水。这时,子路匆匆走进来,大声向老师讨教:“先生,如果我听到一种正确的主张,可以立刻去做么?”孔子看了子路一眼,慢条斯理地说:“总要问一下父亲和兄长吧,怎么能听到就去做呢?”

       子路刚出去,另一个学生冉有悄悄走到孔子面前,恭敬地问:“先生,我要是听到正确的主张应该立刻去做么?”孔子马上回答:“对,应该立刻实行。”冉有走后,公西华奇怪地问:“先生,一样的问题你的回答怎么相反呢?”

       孔子笑了笑说:“冉有性格谦逊,办事犹豫不决,所以我鼓励他临事果断。但子路逞强好胜,办事不周全,所以我就劝他遇事多听取别人意见,三思而行。

       2、有教无类-孔子

       东周战乱频仍,礼崩乐坏。周王失去了对全国的控制,全国范围内统一的制度开始崩解,诸侯开始为政一方。为了培养本国人才,诸侯纷纷设立自己的官学,称为“庠宫”。这时候教育对象不再局限于贵族,为了充实人才,一些有能力的平民也被官学吸收培养。

       而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也在同一时期兴起,孔子本人非常认同扩大教育对象范围的做法,同时他还提出教育是教化民众,增强国家实力,维护统治稳定的重要手段。

       因此,他认为教育甚至不能仅仅局限在有潜力有培养价值的人,而应推广至所有国民。所以,他本人积极推广私学,认为这样可以使任何愿意学习的人获得受教育的机会。

       故而,孔子以前,“学在官府”,只有贵族子弟有权受教育,因而也只有贵族子弟才有当官的资格。到了孔子的时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都在下移,为私人办学提供了机会。

       在教育对象问题上,孔子明确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有教无类”的意思是无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国界与华夷,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孔子弟子三千来自鲁、齐、晋、宋、陈、蔡、秦、楚等不同国度,这不仅打破了当时的国界,也打破了当时的夷夏之分。

       3、色厉内荏-孔子

       孔子描述春秋末期掌权者之心理,彼等外表道貌岸然,威严异常,似模似样,而内心则怯懦无比,脆弱至极。辛辣讽刺装腔作势,狐假虎威,表里不一,口是心非,以权谋私,作奸犯科,贪污腐化,违法乱纪之人。

       于人前伪作仁义之士,窃取他人虔敬,而内心唯恐为人说破,终日提心吊胆,担惊受怕。时其罪尚未揭发前,呼风唤雨,威风无比,一旦东窗事发,竟觳觫颤栗,逃之夭夭。故孔子喻之为钻墙逾穴,偷鸡摸狗之宵小。

       4、孟母三迁-孟子

       孟子的母亲,世人称她孟母。孟子小时候,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祭拜之类的事,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他的母亲说:“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于是将家搬到集市旁,孟子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

       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又将家搬到学宫旁边。孟子学习会了在朝廷上鞠躬行礼及进退的礼节。孟母说:“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等孟子长大成人后,学成六艺,获得大儒的名望.君子以为这都是孟母逐步教化的结果。

       5、始作俑者-孟子

       战国时,有一次孟子和梁惠王谈论治国之道。孟子问梁惠王:“用木棍打死人和用刀子杀死人,有什么不同呢?”梁惠王回答说:“没有什么不同的。”孟子又问:“用刀子杀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么不同?”梁惠王说:“也没有什么不同。”

       孟子接着说:“现在大王的厨房里有的是肥肉,马厩里有的是壮马,可老百姓面有饥色,野外躺着饿死的人。这是当权者在带领着野兽来吃人啊!大王想想,野兽相食,尚且使人厌恶,那么当权者带着野兽来吃人,怎么能当好老百姓的父母官呢?

       孔子曾经说过,首先开始用俑的人,他是断子绝孙、没有后代的吧!您看,用人形的土偶来殉葬尚且不可,又怎么可以让老百姓活活地饿死呢?”

       百度百科-孟子

       百度百科-孔子

孔子的成语故事 孔子的成语故事有哪些

       ①始作俑者:

       这句成语出自于《孟子·梁惠王上》:“仲尼(孔子)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根据孔子“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句话,后人将“始作俑者”引为成语,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某种恶劣风气的创始人。?

       ②五十步笑百步五十步笑百步:

       战国时代,诸侯王国都采取合纵连横之计,远交近攻。 战争连年不断,可苦了各国的老百姓。孟子看了,决定周游列国,去劝说那些好战的君主。孟子来到梁国,去见了好战的梁惠王。梁惠王对孟子说:“我费心尽力治国,又爱护百姓,却不见百姓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

       孟子回答说:“让我拿打仗作个比喻吧!双方军队在战场上相遇,免不了要进行一场厮杀。厮杀结果,打败的一方免不了会弃盔丢甲,飞奔逃命。假如一个兵士跑得慢,只跑了五十步,却去嘲笑跑了一百步的兵士是‘贪生怕死’。”?

       孟子讲完故事,问梁惠王:“这对不对?”梁惠王立即说:“当然不对!”孟子说:“你虽然爱百姓,可你喜欢打仗,百姓就要遭殃。这与五十步同样道理。” 成语比喻那些以小败嘲笑大败的人。又以“五十步笑百步”来比喻程度不同,但本质相同的做法。

       ③一暴十寒:

       战国时代,百家争鸣,游说之风,十分盛行。一般游说之士,不但有高深的学问、丰富的知识,尤其是以有深刻生动的比喻,来讽劝执政者,最为凸出。孟子也是当时的一个著名辩士,一暴十寒便出自于在"孟子"的"告子"上篇。

       故后来的人便将孟子所说的:一日暴之,十日寒之"精简成"一暴十寒"一句成语,用来比喻修学、做事没有恒心,作辍无常的一种说法。例如一位同学,对于求学很是随便,学习的时间少,荒废的时间多,我们便说:他这种一曝十寒的作法,那里能学到什么东西呢?

       ④引领而望:

       “如有不嗜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 (《梁惠王》)释:如果有一位不好的君主,那么,天下的老百姓都会伸长着脖子期待他的解救了。?

       ⑤明察秋毫: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梁惠王》)释:我的目力能够把秋天鸟的细毛看得分明,一车子柴火摆在眼前却瞧不见。?

       

参考资料:

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_百度百科 ?

       孟子(儒家代表人物之一)_百度百科

       明察秋毫_百度百科

       魏惠王_百度百科

出自历史典故的成语

       1、尽善尽美:形容好到极点,毫无缺陷。

        孔子在齐国,有机会欣赏到他认为最美妙的音乐。

        谓其“尽善矣,又尽美也”而后大受感动,一连好多天老是想着它,吃肉也没有味道了。三月不知肉味,原是形容孔子对于音乐入迷的情况。后人却借它来形容贫穷,真是怪哉。

        2、侃而谈:不慌不忙地谈着

        在周代的等级制度中,孔子的地位相当于下大夫。

        孔子是个一举一动都力求合乎周礼的人。他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在家乡,他显得温和恭顺,好像不会说话;在朝见场合,却长于谈论,有些谨慎罢了;在朝廷上,国君不在之时,他与同级官员说话,侃侃而谈,理直气壮;同上级说话,和颜悦色;君主来了,既恭敬而又不安,非常之小心。

        3、不舍昼夜: 表示时间不停地流逝之意。

        孔子的时间观念强,曾对着河流叹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意思是:光阴一去不复返啊!就如河水这样昼夜不停地奔流吧!

        时间如流水,一定要珍惜。孔子之所以青史留名,是因为他懂得:时间就是财富啊!

成语故事有哪些?

       杯弓蛇影

       有一天,乐广请他的朋友在家里大厅中喝酒。那个朋友在喝酒的时候,突然看见自己的酒杯里,有一条小蛇的影子在晃动,他心里很厌恶,可还是把酒喝了下去。喝了之后,心里到底不自在,放心不下。回到家中就生起病来。

       隔了几天,乐广听到那个朋友生病的消息,了解了他得病的原因。乐广心里想:“酒杯里绝对不会有蛇的!”于是,他就跑到那天喝酒的地方去察看。原来,在大厅墙上,挂有一把漆了彩色的弓。那把弓的影子,恰巧映落在那朋友放过酒杯的地方,乐广就跑到那个朋友那里去,把这事解释给他听。这人明白了原因以后,病就立刻好了。

       后来人们就用“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

       伯乐相马

       传说天上管理马匹的神仙叫伯乐。在人间,人们把精于鉴别马匹优劣的人也称为伯乐。

       第一个被称作伯乐的人本名孙阳,他是春秋时代的人。由于他对马的研究非常出色,人们便忘记了他本来的名字,干脆称他为伯乐,一直到现在。

       一次,伯乐受楚王的委托,购买能日行千里的骏马。伯乐向楚王说明,千里马少有,找起来不容易,需要到各地巡访,请楚王不必着急,他尽力将事情办好。

       伯乐跑了好几个国家,仔细寻访盛产名马的燕赵一带,辛苦倍至,但还是没发现中意的良马。一天,伯乐从齐国返回,在路上,看到一匹马拉着盐车,很吃力地在陡坡上行进。马累得呼呼喘气,每迈一步都十分艰难。伯乐对马向来亲近,不由走到跟前。马见伯乐走近,突然昂起头来瞪大眼睛,大声嘶鸣,好像要对伯乐倾诉什么。伯乐立刻从声音中判断出,这是一匹难得的骏马。

       伯乐对驾车的人说:“这匹马在疆场上驰骋,任何马都比不过它;但用来拉车,它却不如普通的马。你还是把它卖给我吧。”

       驾车人认为伯乐是个大傻瓜,他觉得这匹马太普通了,拉车没气力,吃得太多,又骨瘦如柴,于是毫不犹豫地同意了。伯乐牵走千里马,直奔楚国。伯乐牵马来到楚王宫,拍拍马的脖颈说:“我给你找到了好主人。”千里马像明白伯乐的意思,抬起前蹄把地面震得咯咯作响,引颈长嘶,声音洪亮,如大钟石磐,直上云霄。楚王听到马嘶声,走出宫外。伯乐指着马说:“大王,我把千里马给您带来了,请仔细观看。”

       楚王一见伯乐牵的马瘦得不成样子,认为伯乐愚弄他,有点不高兴,说:“我相信你会看马,才让你买马,可你买的是什么马呀,这马连走路都很困难,能上战场吗?”

       伯乐说:“这确实是匹千里马,不过拉了一段车,又喂养不精心,所以看起来很瘦。只要精心喂养,不出半个月,一定会恢复体力。”

       楚王一听,有点将信将疑,便命马夫尽心尽力把马喂好,果然,马变得精壮神骏。楚王跨马扬鞭,但觉两耳生风,喘息的功夫,已跑出百里之外。

       后来千里马为楚王驰骋沙场立下不少功劳。楚王对伯乐更加敬重了。

       --------------------------------------------------------------------------------

       不可多得

       东汉末年,有个名士祢衡,才华出众。当时,太中大夫孔融对他特别赏识,把他推荐给汉献帝。他写道:“帝室皇居,必蓄非常之宝。若衡等辈,不可多得。”

       汉献帝不敢作主,把孔融的荐表交给曹操。曹操爱才,就召见祢衡。哪知祢衡蔑视曹操,对他很不礼貌。曹操就派祢衡当鼓吏,在大宴宾客时,命他击鼓助兴。谁知祢衡一边击鼓,一边大骂曹操,使曹操十分难堪。曹操派祢衡去荆州劝降刘表,想借刘表之手杀他。想不到刘表把祢衡当作上宾,每次议事或发布文告,都得由祢衡表态。后来祢衡又对刘表不恭。刘表就派他到部将黄祖那里当书记。祢衡恃才傲慢,非常狂妄,后来,终于被黄祖所杀。

       成语“不可多得”由此而来,形容非常稀少、非常难得。多用于赞扬有才能的人。

       --------------------------------------------------------------------------------

       不可救药

       周朝有位卿士叫凡伯。凡伯不但有诗才,而且善于治理国事。后来,他在周厉王身边辅佐朝政。可是,周厉王飞横跋扈,枉法断事。奸臣则百般诌媚讨好。凡伯直言相劝,列数朝政弊端,奸臣却在周厉王耳边说他的坏话。周厉王对凡伯十分厌烦,从此,奸臣出入宫廷,不把凡伯放在眼里。凡伯十分愤慨,写了一首诗,后来收入《诗经》。诗中抨击奸臣说:“作恶多端,不可救药!”

       “不可救药”:病重到不能用药救活。后比喻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

       不学无术

       汉武帝在位的时候,大将军霍光是朝廷举足轻重的大臣,深得武帝信任。武帝监死前,把幼子刘弗陵(昭帝)托付给霍光辅佐。昭帝去世后,霍光立刘询做皇帝(宣帝)。霍光掌握朝政大权四十多年,为西汉王朝立下了不小的功勋。

       刘询继承皇位以后,立许妃做皇后。霍光的妻子霍显是个贪图富贵的女人,她想把自己的小女儿成君嫁给刘询做皇后,就乘许娘娘有病的机会,买通女医下毒害死了许后。毒计败露,女医下狱。此事霍光事先一点也不知道,等事情出来了,霍显才告诉他。霍光非常惊惧,指责妻子不该办这种事情。他也想去告发,但又不忍心妻子被治罪,前思后想,还是把这件伤天害理的事情隐瞒下来了。霍光死后,有人向宣帝告发此案,宣帝派人去调查处理。霍光的妻子听说了,与家人、亲信商量对策,决定召集族人策划谋反,不想走漏了风声,宣帝派兵将霍家包围,满门抄斩。

       东汉史学家班固在《汉书霍光传》中评论霍光的功过,说他“不学无术,暗于大理”,意思是霍光不读书,没学识,因而不明关乎大局的道理。成语“不学无术”,指没有学问,没有本领。

       --------------------------------------------------------------------------------

       才高八斗

       南朝谢灵运,是一位写了大量山水诗的文学家。他聪明好学,读过许多书,从小受到祖父谢玄的厚爱。

       他出身于东晋大士族,因他袭封康乐公的爵位,世人称他“谢康乐”。他身为公侯,却并无实权,被派往永嘉任太守。谢灵运自叹怀才不遇,常常丢下公务不管,却去游山玩水。后来,他辞官移居会稽,常常与友人酗酒作乐。当地太守派人劝他节制一些,却被他怒斥了一顿。可是,谢灵运写的山水诗,却深受人们的喜爱。他每写出一首新诗,立刻就会被人争相抄录,很快流传开去。

       宋文帝接位后,将他召回京城做官,把他的诗作和书法赞为“两宝”。谢灵运更加骄傲了,他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成语“才高八斗”由此而来,形容人的文才极高。

       --------------------------------------------------------------------------------

       草木皆兵

       东晋时代,秦王苻坚控制了北部中国。公元383年,苻坚率领步兵、骑兵90万,攻打江南的晋朝。晋军大将谢石、谢玄领兵8万前去抵抗。苻坚得知晋军兵力不足,就想以多胜少,抓住机会,迅速出击。

       谁料,苻坚的先锋部队25万在寿春一带被晋军出奇击败,损失惨重,大将被杀,士兵死伤万余。秦军的锐气大挫,军心动摇,士兵惊恐万状,纷纷逃跑。此时,苻坚在寿春城上望见晋军队伍严整,士气高昂,再北望八公山,只见山上一草一木都像晋军的士兵一样。苻坚回过头对弟弟说:“这是多么强大的敌人啊!怎么能说晋军兵力不足呢?”他后悔自己过于轻敌了。

       出师不利给苻坚心头蒙上了不祥的阴影,他令部队靠淝水北岸布阵,企图凭借地理优势扭转战局。这时晋军将领谢玄提出要求,要秦军稍往后退,让出一点地方,以便渡河作战。苻坚暗笑晋军将领不懂作战常识,想利用晋军忙于渡河难于作战之机,给它来个突然袭击,于是欣然接受了晋军的请求。

       谁知,后退的军令一下,秦军如潮水一般溃不成军,而晋军则趁势渡河追击,把秦军杀得丢盔弃甲,尸横遍地。苻坚中箭而逃。

       故事出自《晋书;苻坚载记》。成语“草木皆兵”,形容神经过敏、疑神疑鬼的惊恐心理。

       --------------------------------------------------------------------------------

       乘风破浪

       古代南北朝的时候,宋国有位将军姓宗名悫,他从小就很勇敢,也很有抱负。有一天,宗悫的叔父问他有什么志向,宗悫回答道:“愿乘长风,破万里浪。”意思是:我一定要突破一切障碍,勇往直前,干一番事业。宗悫经过勤学苦练,努力奋斗,终于成为一位能征善战的将军。

       后来,人们就用“乘风破浪”来形容不怕困难,奋勇前进的精神

       --------------------------------------------------------------------------------

       大材小用

       南宋末,金国不断南侵。辛弃疾参加了抗金义军。后来,他在南宋朝廷里,历任湖北、江西、湖南、建安抚使。

       他不仅是个爱国英雄,还写了很多充满战斗激情的词文。由于主和派的打击,他在上饶带湖旁,度过18年退隐生活。1203年,朝廷任命他为浙东安抚使兼绍兴知府。他常与住在绍兴鉴湖旁的爱国诗人陆游议论国家大事。第二年春,宋宁宗要他去京城,征询他对北伐金国的意见。临行前,陆游送他一首长诗《送辛幼安殿撰造朝》。诗中说:辛弃疾是管仲、萧何一流人物,做浙东安抚使大材小用了。

       辛弃疾到了京城,皇帝只安排他做镇江府知府。不久,这位爱国英雄在忧愤中病逝。

       后来,人们以“大材小用”作成语,比喻才能高,职位低,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

       大公无私

       春秋时,有一天,晋平公问祁黄羊:“南阳县官缺额,你看派谁去最合适?”祁黄羊想了想,说:“派解狐去最合适!”晋平公觉得很奇怪:“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你为什么要推荐他?”祁黄羊答道:“你只问我什么人最适合这个职位,并没有问我解狐是不是我的仇人呀!”

       晋平公采纳了祁黄羊的意见,派解狐到南阳县去上任。果然,解狐很有作为,为当地百姓办了不少好事,受到人们的称颂。

       有一天,晋平公又问祁黄羊:“现在朝廷里缺少一位法官,你看谁能胜任?”祁黄羊回答:“祁午最能胜任!”晋平公说:“祁午是你的儿子,你推荐自己的儿子,不怕人家讲你吗?”祁黄羊说:“你只问我谁可胜任法官,并没有问我祁午是不是我的儿子呀!”

       祁午当了法官后,非常称职,深受人民的爱戴。

       孔子十分称赞祁黄羊,说他是个公正严明的人,称得上是“大公无私”。

       成语“大公无私”形容一心为公,没有私心。也指处理事情公正,不偏向任何一方。

       --------------------------------------------------------------------------------

       大义灭亲

       春秋时期,卫国的州吁杀死哥哥卫桓公,自立为国君。

       州吁驱使百姓去打仗,激起人民不满。他担心自己的王位不稳定,就与心腹臣石厚商量办法。

       石厚就去问的父亲——卫国的大臣石碏(que),怎样巩固州吁的统治地位。石碏对儿子说:“诸侯即位,应得到周天子的许可,他的地位就能巩固。”石厚说:“州吁是杀死哥哥谋位的,要是周天子不许可,怎么办?”石碏说:“陈桓公很受周天子的信任,陈卫又是友好邻邦。”石厚没等父亲把话说完,抢着说:“你是说去请陈桓公帮忙?”石碏连连点头。

       州吁和石厚备了许多礼物,却被陈桓公扣留了。原来,这是石碏的安排。

       卫国派人去陈国,把州吁处死。卫国的大臣们为石厚是石碏的儿子,应该从宽。石碏就派自己的家臣到陈国去,把石厚杀了。史官认为石碏杀了儿子是“大义灭亲”。

       成语“大义灭亲”现在指为了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对犯罪的亲属不徇私情。

       --------------------------------------------------------------------------------

       东施效颦

       古时候,越国有两个女子,一个长得很美,叫西施,一个长得很丑,叫东施。东施很羡慕西施的美丽,就时时模仿西施的一举一动。有一天,西施犯了心口疼的病,走在大街上,用手捂住胸口,双眉紧皱。东施一见,以为西施这样就是美,于是也学着她的样子在大街上走来走去,可是街上行人见了她的这个样子,吓得东躲西藏,不敢去看她。后来人们就用“东施效颦”来比喻不知道人家的好处和本身的缺点在哪里,胡乱模仿。其中的“效”是“仿效”,“颦”是“皱眉”的意思。

       --------------------------------------------------------------------------------

       飞鸟惊蛇

       释亚楼是唐代一位和尚。他久居寺庙,烧香念经。别的和尚空闲时就偷偷下棋睡觉,释亚楼却买了砚墨笔纸练习书法。有时深更半夜,他还在苦苦练习。一年年过去,他写字的功夫越来越深。许多烧香拜佛的人,也来请他写字。他都一一答应。 他的草书,写得尤其飘逸奔放。有人问他:“草书怎样算好?”释亚楼写了八个字:“飞鸟出林,惊蛇入草!”

       “飞鸟惊蛇”形容字体飘逸像小鸟飞翔,笔势遒劲连蛇也受惊吓。

       --------------------------------------------------------------------------------

       高山流水

       春秋时代,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艺高超,是当时著名的琴师。俞伯牙年轻的时候聪颖好学,曾拜高人为师,但他总觉得自己还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现对各种事物的感受。伯牙的老师知道他的想法后,就带他乘船到东海的蓬莱岛上,让他欣赏大自然的景色,倾听大海的波涛声。伯牙举目眺望,只见波浪汹涌,浪花激溅;海鸟翻飞,鸣声入耳;山林树木,郁郁葱葱,如入仙境一般。一种奇妙的感觉油然而生,耳边仿佛响起了大自然那和谐动听的音乐。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弹奏,音随意转,把大自然的美妙融进了琴声,伯牙体验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境界。

       一夜伯牙乘船游览。面对清风明月,他思绪万千,于是又弹起琴来,琴声悠扬,渐入佳境。忽听岸上有人叫绝。伯牙闻声走出船来,只见一个樵夫站在岸边,他知道此人是知音当即请樵夫上船,兴致勃勃地为他演奏。伯牙弹起赞美高山的曲调,樵夫说道:“真好!雄伟而庄重,好像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当他弹奏表现奔腾澎湃的波涛时,樵夫又说:“真好!宽广浩荡,好像看见滚滚的流水、无边的大海一般!”伯牙兴奋极了,激动地说:“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这个樵夫就是钟子期。从此二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故事出自《列子·汤问》。成语“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乐优美。

       --------------------------------------------------------------------------------

       邯郸学步

       相传在两千年前,燕国寿陵地方有一位少年,不愁吃不愁穿,论长相也算得上中等人材,可他就是缺乏自信心,经常无缘无故地感到事事不如人,低人一等——衣服是人家的好,饭菜是人家的香,站相坐相也是人家高雅。他见什么学什么,学一样丢一样,虽然花样翻新,却始终不能做好一件事,不知道自己该是什么模样。

       家里的人劝他改一改这个毛病,他认为是家里人管得太多。亲戚、邻居们说他是狗熊掰棒子,他也根本听不进去。日久天长,他竟怀疑自己该不该这样走路,越看越觉得自己走路的姿势太笨、太丑了。

       有一天,他在路上碰到几个人说说笑笑,只听得有人说邯郸人走路姿势很美。他一听,急忙走上前去,想打听个明白。不料想,那几个人看见他,一阵大笑之后扬长而去。

       邯郸人走路的姿势究竟怎样美呢?他怎么也想象不出来,这成了他的心病。终于有一天,他瞒着家人,跑到遥远的邯郸学走路去了。

       一到邯郸,他感到处处新鲜,简直令人眼花缭乱。看到小孩走路,他觉得活泼、美,学;看见老人走路,他觉得稳重,学;看到妇女走路,摇摆多姿,学。就这样,不过半月光景,他连走路也不会了,路费也花光了,只好爬着回去了。

       故事出自《庄子秋水》。成语“邯郸学步”,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的优点和本领也丢掉。

       --------------------------------------------------------------------------------

       好好先生

       东汉时期,有个名叫司马徽的人,很善于识别人才。但由于当时政治斗争十分尖锐复杂,他就装糊涂,别人无论和他讲什么事,不管是好是坏,他都回答“好”。

       有一天,他在路上碰到一位熟人。那人问他身体怎样,一向安好吗?他回答:“好”。

       又有一天,有个老朋友到他家里来,十分伤心地谈起自己的儿子死了。谁知司马徽也回答:“好!”那个朋友走后,司马徽的妻子就责备他说:“人家以为你是讲道德的人,所以相信你,把心里话讲给你听。可是你听人家儿子死了,反而说好,这算什么?”司马徽不紧不慢地说:“好!你的话太好了!”他的妻子又好气又好恼,哭笑不得。

       后来人们常用“好好先生”来形容那些是非不分,不敢得罪人,只求平安无事的人。

       --------------------------------------------------------------------------------

       后来居上

       汲黯是西汉武帝时代人,以刚直正义、敢讲真话而受人尊重。他为人和做官都不拘小节,讲求实效。虽然表面上不那么轰轰烈烈,却能把一个郡治理得井井有条,因此,朝廷把他从东海太守调到朝廷当主爵都尉——一种主管地方吏任免的官职。 有一次,汉武帝说要实行儒家的仁义之政,为老百姓办好事。没等皇帝把话说完,汲黯就说:“陛下内心里那么贪婪多欲,表面上却要装得实行仁政,这是何苦呢?”一句话把皇帝噎了回去。汉武帝登时脸色大变,宣布罢朝,满朝文武都为汲黯捏着一把汗,担心他会因此招来大祸。武帝回到宫里以后,对身边的人说,汲黯这个人也未免太粗太直了。 从此以后,汲黯的官职再也没有提升。他当主爵都尉的时候,公孙弘、张汤都还是不起眼的小官,后来,他们一个劲儿住上升,公孙弘当上了丞相,张汤做上了御史大夫,可他汲黯还蹲在原地没动窝。有一天,汲黯对武帝说,陛下使用群臣,跟码劈柴一样,是“后来者居上”啊!汉武帝当然听得出这是发牢骚。于是,转脸对臣下们说:“人真是不能不学习啊!你们听汲黯说话,越来越离谱了!”

       故事出自《史记汲郑列传》。成语“后来居上”,往往指后起的可以胜过先前的,和汲黯说这话的原意,大不相同。

       --------------------------------------------------------------------------------

       划粥割齑

       范仲淹是北宋初年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他不仅在政治上有卓越贡献,而且在文学、军事方面也表现出非凡的才能。著名的《岳阳楼记》就是出自他手,文章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深为后人喜爱,广为传诵。

       他在担任陕西西路安抚使期间,指挥过多次战役,成功抵御了外族的入侵,使当地人民的生活得以安定。西夏的军官互相告诫说:“小范老子(指范仲淹)胸中有数万甲兵。”话里对范仲淹充满敬畏之心、这在北宋的历史上是罕见的。

       范仲淹之所以有这样杰出的才能,与他在青少年时期的刻苦努力有着必然的因果关系。早年的辛勤耕耘,换来了日后的丰硕果实。

       范仲淹的祖籍原来是陕西影州,迁到江苏吴县是后来的事情。他不到3岁时,父亲因病故去。他随着母亲改嫁到朱家。十几岁时,范仲淹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便辞别母亲,只身来到应天府书院,拜当时著名学者感同文为师,学习经邦治国的知识,立志报国为民。在应天府书院期间,生活条件非常艰苦,他把粥划成若干块,咸菜切成碎末(划粥割齑),当作一天的饭食。

       一天,范仲淹正在吃饭,他的同窗好友来看望他,发现他的伙食非常糟糕,于心不忍,便拿出钱来,让范仲淹改善一下伙食,范仲淹很委婉但十分坚决地推辞了。他的朋友没办法,第二天送来许多美味佳肴,范仲淹这次接受了。

       过了几天,他的朋友又来拜访范仲淹。他吃惊地发现,他上次送来的鸡、鱼之类的佳肴都变质发霉了,范仲淹连一筷子都没动。他的朋友有些不高兴地说:“希文兄(范仲淹的字,古人称字,不称名,以示尊重),你也太清高了,一点吃的东西你都不肯接受,岂不让朋友太伤心了!”

       范仲淹笑了笑说:“老兄误解了,我不是不吃,而是不敢吃。我担心自己吃了鱼肉之后,咽不下去粥和咸菜。你的好意我心领了,你千万别生气。”朋友听了范仲淹的话,更加佩服他的人品高尚。

       一次,有人问起范仲淹的志向,范仲淹说:“不是当个好医生,就是当个好宰相。好医生为人治病,好宰相治理国家。”这种不为个人升官发财而读书的伟大抱负,让周围的人非常敬佩。后来,范仲淹当了参知政事,提出许多利民富国的措施,实现了自己当年的志向,成为一代名人。

       --------------------------------------------------------------------------------

       火树银花

       睿宗是唐代君主中最会享乐的一位皇帝,虽然他只当了三年的皇帝,但不管什么佳节, 他总要用很多的物力人力去铺张一番,供他游玩。他每年逢正月元宵的夜晚,一定扎起二 十丈高的灯树,点起五万多盏灯,号为火树。后来诗人苏味道就拿这个做题目,写了一首 诗,描绘它的情形。他的元夕诗写道:“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妓皆四季,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这首诗把当时热闹的情况,毫无隐瞒地描写出来,好像活跃在我们读者的眼前。

       这句成语是形容灯火盛的地方,望上去好像是火树银花的样子。所以现在凡是繁盛的都市,或有盛大的集会在夜间举行,灯光灿烂,都可以用这句话去形容它。

       --------------------------------------------------------------------------------

       贾人渡河

       现代人看来,“商”和“贾”的语意无大差别,都是贸易的意思;但在古时候,“商”和“贾”在经营方式上却有所不同,所谓少卖为“商”走卖为“贾”。从一个地方买进,到另一个地方卖出,用这种方式做生意的人叫贾人。

       从前有个贾人,在河南办了一批货,取水路贩往外地销售。船在河中顺风行驶,忽然浓云密布,狂风骤起,大雨倾盆,河水陡涨。贾人走出船仓查看货物,一股大浪袭向船头,把贾人拍落水中。贾人在水中挣扎呼喊:“救命呀!”

       一个渔夫听到喊声,急急忙忙把船摇过来救人。贾人看到渔夫,大声喊道:“快来救我,我给你一百两白银。”

       渔夫把贾人救起来,送进船仓,贾人换好了衣服,拿出十两银子送给渔夫,说:“拿去吧,这十两银子够你辛苦半年了。”

       渔夫不接银子,看着贾人说:“刚才你在水中许诺说给一百两银子,而不是十两。”

       贾人满脸不高兴地说:“你这人也太不知足了,你一天打鱼能挣几文钱?现在一下子捞了十两银子,不少了。”

       渔夫说:“事是这么回事,理却不是这个理。你刚才不许诺给一百两银子,我也会救你一命,但你既然说给一百两,我希望你不要失信。”

       贾人摇摇头,踱进船仓,不再理会渔夫,渔夫长长叹口气,回到渔船。

       一年后,贾人又办了批货,碰巧在河中与渔夫相遇。两个人都想起了去年那次不愉快的分手。贾人说:“我给了你十两银子,你为什么不用来当本钱,做点小生意,何苦风里雨里挣这份辛苦钱?”

       渔夫来不及答话,贾人的船触上礁石,船仓进水,船渐渐下沉。贾人急得团团转,大声对渔夫说:“快来救我,这次我给你三百两银子,保证不失信。”

       渔夫摇橹从贾人旁边划过去,回头不紧不慢地说:“喊信得过你的人来救命吧,我不要你的银子,可也不救你这种无信无义人的命。”

       很快,贾人随着沉船在滔滔河水中消失了。

       --------------------------------------------------------------------------------

       竭尽全力

       这句成语原作“竭尽心力”,见于《三国志·魏志·贾逵传》裴松之注引《魏略》:“竭尽心力,奉宣科法。”

       东汉末年,有一个叫杨沛的人,字孔渠,当过新郑长。曹操路过新郑的时候,部队缺粮,杨沛帮助过曹操,因此深得曹操喜爱。曹操辅政以后,杨沛升为长社令。他不畏豪强,不管谁犯了法,都依法惩办,得到曹操的称许。

       当时,曹操出征在外,听说国都邺城治安太乱,便发诏选一个邺城令,其入选标准是要有杨沛那样的胆略和水平。选来选去,没有合适的,于是将杨沛提拔为邺城令(当时叫京兆尹)。杨沛上任之前,曹操召见了他,并问他如何治邺。杨沛回答:“我一定竭尽心力,大力宣传法纪,使人人遵纪守法。”曹操听后十分高兴,对左右的人说:“你们听见了没有,这才是使人敬服的人。”杨沛还没正式上任,一些豪强地主和皇亲国戚听说杨沛要来邺城了,都纷纷告诫自己的子弟检点一些。

孟子成语故事有哪些

       1、专心致志

       古时候有个围棋高手,名叫秋,人们称他弈秋。他有两个徒弟,其中一个专心好学,棋艺提高很快;另一个虽然也天天听课,但很不专心。他看着老师,心里却想着天上有没有大雁飞来,老师的话一句也没听进去,棋艺自然也没有丝毫提高。

       [注释]致:尽,极。志:志趣,心意。

       [提示]指用心专一,注意力不分散。

       2、哄堂大笑

       宋朝时候,有个叫冯相的官员。有一天,他穿着一双新靴子走进办公的衙门。一个同僚问他:“您买这双新靴子花了多少钱?”他抬起一只脚说:“九百。”那个同僚惊奇地说:“怎么我这双靴子花了一千八百呢?”冯相又抬起另一只脚说:“这只也是九百。”满屋的人都大笑起来。

       [提示]形容屋子里的人同时都大笑起来。

       3、双管齐下

       唐朝有一位著名的画家名叫张璪,他擅长画山水、松石,特别是画松树尤其叫人称绝。张璪作画的时候,有与众不同的地方,能左右手各握一管笔,可以同时在纸上作画。一管笔画苍翠的松枝,另一管笔画枯干虬枝,画出的松树惟妙惟肖,谁看了他的画都感到惊奇,人们都说他是神笔。张璪还有两个画画的绝招:一是用无笔头的秃笔绘画;二是用手指画画。他拿一块白绢,用手指蘸上颜料,左抹右涂,一会儿就作成一幅山水树木的作品。

       [注释]管:指笔。

       [提示]比喻两件事情同时进行。

       4、栩栩如生

       我国古代哲学家庄子在自己著作中曾经写出了这样一个故事:“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忘与!”意思是说,庄周做了一场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美丽的蝴蝶,比真的蝴蝶还美,活灵活现,在空中翩翩起舞。他觉得非常快活得意,简直忘记了世界还有庄周这么一个人。襄王听了庄辛的话,感到十分振奋,封他为阳陵君,采用了他的计谋,收复了不少失地。

       [注释]栩栩:活泼生动的样子。

       [提示]形容文学、艺术作品对人和其他生物的形象,表现得非常逼真,好像活的一样。

       5、胸有成竹

       宋朝有个著名的画家叫文与可,特别擅长画竹子,他画的竹子栩栩如生。为了画好竹子,他在自己房前屋后种了许多竹子,一年四季,他都在仔细观察竹子的形态和变化。所以每次要画竹子时,他的胸中就已经有了十分生动、逼真的竹子形象了。

       [注释]成:现成。

       [提示]比喻在做某事之前,已有了充分的准备和把握。也作“成竹在胸”。

       6、熟能生巧

       宋朝时,有个人叫陈尧咨,他一箭射断了一根细树枝。正在自鸣得意时,旁边一个卖油的老翁把一枚铜币放在油葫芦口上,舀了一勺油从高高的地方倒下来,油从铜币的小孔里穿过,流进油葫芦里去了。陈尧咨非常惊奇,老翁说:“不过是熟能生巧而已。”

       [提示]指做事情熟练了,就会掌握窍门。

       7、水滴石穿

       从前,有个廉洁的县官,他审问一个拿了公家一枚铜钱的仓库管理人。那人说:“不就是一枚铜钱吗?”他提笔写下一行批语:“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意思就是说,一天偷一枚铜钱,一千日就是一千枚;天天用绳锯木头,木头也会断;水珠天天滴在石头上,石头也会被滴穿。

       [提示]比喻虽然力量小,只要坚持做下去,就能做出很难办到的事来。也作“滴水穿石”。

       8、百发百中

       在楚国的一个练武场上,许多射手在比武射箭,有个射箭能手养由基,连续几次射中靶心,有好事者说:“射中靶心,还算不了什么。能射中百步之外的柳树叶子,那还差不多。”养由基站稳脚步,张弓搭箭,一箭射在了百步之外的柳树叶子上,大家都拍手叫好。

       [注释]发:射箭。

       [提示]形容射箭或射击技术非常高明。

       9、无价之宝

       战国中期,魏国有一个农民在地里耕作时,得到一块一尺见方的玉。他把玉献给魏王。魏王叫老玉工鉴定,老玉工说:“恭喜大王得到了一块罕见的宝玉。”魏王问:“这块玉值多少钱?”老玉工说:“有钱也买不到,用五座城池的代价,也只能看一下而已。”魏王大喜,重赏了献玉的人。

       [提示]指极其稀有的珍贵物品。

       10、画龙点睛

       南北朝有个画家叫张僧繇。传说他在一所佛寺的墙壁上画了四条龙,都没画眼睛。大家问他:“为什么?”他回答:“有了眼睛,龙会飞走的。”人们以为他说大话。他只好为两条龙画上眼睛。立时雷电破壁,两条龙腾空而去,墙上只剩下没有眼睛的两条龙。

       [提示]比喻作文或讲话时,加上一两句关键的话会使内容更精辟有力。

       11、画蛇添足

       战国时,楚国一座寺庙的主人,送给看守庙宇的几个人一壶酒。人多酒少,不够喝。有人提议,谁先画完一条蛇,这壶酒就归谁。大家赞同,画了起来。一人先画好了,看别人还在画,他又给蛇画了四只脚。这时,另一个人也画好了,那人说:“没有脚,你画的不是蛇。”说完就把酒喝了。

       [注释]足:脚。

       [提示]比喻多此一举,做了多余的事反而把事情弄坏。

       12、事半功倍

       战国中期,战乱频频,民不聊生。孟子对学生说:“当年周文王施行仁政,仅以方圆一百里为基础,步步为营,就打败了商纣王,拯救了百姓。如果像齐国这样的大国,也能这样做,只要付出一半的代价,就能结束战乱统一全国。”

       [提示]比喻费力小,收效大。与“事倍功半”意思相反。

       13、千载难逢

       唐朝时,韩愈因为反对将佛祖释加牟尼的遗骨供奉在皇宫中,被贬了官职。后来,他向唐宪宗上了奏章,建议在东岳泰山举行祭天大典,还请求皇上让他参加这个仪式,说这是千年也遇不到的盛事。宪宗对他的奏章很满意,让他担任了吏部侍郎的重要官职。

       [注释]载:年。

       [提示]形容机会难得与可贵。

       14、拔苗助长

       春秋时,有个急性子农夫,他插下秧苗后,好几天也不见秧苗长高,心里着急,就把自己田里的秧苗挨个都拔高了一些。他累得筋疲力尽,回到家里,得意地对儿子说:“我干了一天,总算帮助秧苗长高了一些。”儿子连忙跑到田边去看,只见秧苗全都被太阳晒得枯死了。

       [提示]比喻不顾事物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

       15、得过且过

       传说,五台山上曾经有一种动物叫寒号鸟。夏天,它们总是得意地叫道:“我多么漂亮!”它们从不筑巢垒窝,只知道玩乐。到了冬天,晚上躲进石缝里被冻得发抖,白天出了太阳,它们又自我安慰地叫道:“得过且过,得过且过!”

       [注释]且:暂且,不作长远打算。

       [提示]形容工作马虎、敷衍了事,过一天算一天。

       16、得意忘形

       魏晋时,有个名气很大的文人叫阮籍。他博学多才,性情极其豪放。他读书入迷时,可以好几个月都不出家门。出外游玩和访友时,因迷恋名山大川的景色,沉迷于朋友之间的交往,常常几个月都不回家,他得意的时候就尽情地享乐,能够忘记自己是什么模样。

       [提示]本意为因高兴而忘掉一切。现多形容浅薄的人得志,高兴得无法控制自己。

       17、对牛弹琴

       古时候,有一个叫公明仪的人,琴弹得非常出色。有一天,他带琴出游,只见远山如画,河流清澈,一头牛正在河边吃草。这美丽的景色让他兴致大发,就对着牛弹起琴来。尽管琴声动人,可是那头牛好像没有听见一样,他很生气。这时,有个过路人对他说,不是琴弹得不好,是牛听不懂啊。

       [提示]比喻对愚蠢的人讲深奥的道理,白费口舌。也用于讥笑人说话不看对象。

       18、狐假虎威

       老虎抓住一只狐狸,准备吃掉它。狐狸说:“我是天帝派来的百兽之王,你敢吃我,会受到上天的惩罚。”见老虎不信,狐狸又说:“你跟着我到森林里走一趟,就知道野兽们都怕我。”由于有老虎在身边,野兽们见了,纷纷逃命。老虎信以为真,就放了狐狸。

       [注释]假:借着,利用。

       [提示]比喻依仗他人的威势欺压人。

       19、车水马龙

       东汉时,章帝想给皇太后的娘家亲戚们封官赐爵。太后知道后,表示坚决反对,她对章帝说:“我娘家那些人呀,就知道把持权利,只会吃喝玩乐。我曾经看见很多人去他们那里请安问候,门前的路上,车如流水,马如游龙。你给他们加官封爵只能有害于国家。”

       [提示]形容繁华热闹的场景。

       20、半途而废

       东汉时,乐羊子外出求学。过了一年,他因为想家就回来了。他的妻子一见到丈夫就用刀割断织机上的绢帛。乐羊子觉得十分奇怪,他妻子说:“书没有读完就停下来,如同割断织丝一样。”乐羊子深受震动,又重新回去读书。七年后,完成了学业才回到家中。

       [注释]废:停止。

       [提示]比喻做事中途停止,不能坚持到底。

       21、八仙过海

       传说吕洞宾等八位神仙途经东海去仙岛,只见巨浪汹涌。吕洞宾提议各自投一样东西到海里,然后各显神通过海。于是铁拐李把拐杖投到水里,自己立在水面过海;韩湘子以花篮渡水:吕洞宾、蓝采和、张果老、汉钟离、曹国舅、何仙姑也分别把自己的萧、拍板、纸驴、鼓、玉版、竹罩投到海里,站在上面逐浪而过。八位神仙都靠自己的神通渡过了东海。

       [提示]比喻各有一套办法或本领去完成任务。一般连用。

       22、鹤立鸡群

       草地上有一群鸡。其中一只大公鸡,夸耀自己强壮,羽毛金黄亮丽,最为出众。另一只芦花大公鸡不以为然,说自己打起鸣来,声音嘹亮,才是最优秀的。就在他们互不服气,要打起来的时候,一只仙鹤突然从天而降,落在鸡群中,两只公鸡相形见绌,不再争斗了。

       [提示]比喻一个人的仪表出众或学问、品德高于别人。

       23、四分五裂

       战国时,七国之中秦国最为强大。其他六国想联合起来共同与秦国抗衡。秦王的策略是各个击破,就派张仪去分化六国。张仪对魏王说:“魏国无法与接壤的五国都相处得一样好,搞不好就会四面受敌,国家四分五裂,不如与秦国修好。”魏王被说服了,与秦国结了盟。

       [提示]形容不完整或不团结。

       24、一鸣惊人

       春秋时,楚庄王当国君的前三年,只知享乐,不管国事。申无畏出了个谜语让他猜:“有只大鸟,三年不飞也不叫,这是什么鸟?”楚庄王笑着说:“这只鸟,要么不飞不鸣,要飞就直冲云霄,一叫就让人震惊。”从此,他励精图治,成为霸主。

       [提示]比喻一个平时默默无闻的人突然做出惊人的成绩。

       25、一日千里

       北宋年间,洛阳镇守钱惟演在城里修了一座驿舍,特请本城文豪谢希深、尹师鲁和后起之秀欧阳修,各做一篇文章。尹的文章用字最少,而且洗练生动。欧阳修暗暗称赞,当晚便去向他虚心请教。事后又把自己的文章重新改了一遍。尹师鲁看后,感慨地说:“欧阳修进步真快,简直像一日前进一千里一样。”

       [提示]原来形容马跑得很快。现在形容进步快或发展迅速。

       26、对症下药

       三国时有个名医华佗给两个发烧头疼的人看病,用了不同的药。两人觉得奇怪,为什么同样的症状,却用药不同?华佗对他们说:“你的病是由内部伤食而引起的,他的病则是外感风寒受了凉而引起的。”服药后,他俩的病果然很快便好了。

       [注释]症:病症

       [提示]比喻针对具体情况采取有关措施。也作“对症用药”。

       27、风吹草动

       春秋时,楚国的伍子胥被楚平王追杀,他逃到昭关。由于楚军在关口盘查很严,他出不了关。因为着急和忧愁,一夜之间他的须发全都变白了。凭着相貌短时间内的巨大变化,他混出了昭关。逃亡的路上,他经常在芦苇和草丛里穿行,由于精神高度紧张,稍有风吹草动,他就赶紧躲起来。

       [提示]比喻一点点动静或轻微的动荡。

       28、风雨同舟

       春秋时,吴、越两国相邻,但彼此之间争端不断,战争频繁。有一次,两国的人同乘一条船渡江,船到江心,狂风突起,大浪滔天,眼看着就要翻船。在这危急时刻,人们忘记了过去的仇恨,齐心协力,共同排除险情,使渡船安全地到达了岸边。在船上的两国人就像一家人一样。

       [注释]舟:船。

       [提示]形容不同的人或团体共同渡过危难。

       29、负荆请罪

       战国时期,赵国的蔺相如智勇双全,击败了秦国的阴谋,维护了祖国的尊严,被任命为上卿,老将军廉颇不服气,扬言要当众羞辱他。蔺相如知道后,尽量躲避。他说:“秦国不敢来犯,就是因为我们文臣武将团结一心,为了国家,不必计较个人恩怨。”廉颇听说后,很惭愧,背着荆条,去向蔺相如认错。

       [注释]负:背着。荆:荆条。

       [提示]比喻向人认错赔罪。

       30、甘拜下风

       春秋时,秦、晋两国之间发生了战争,结果晋军大败,晋惠公也被秦俘获。秦穆公对晋国的君臣们说:“尽管晋惠公忘恩负义,但我是不会将你们当俘虏押回秦国的。”晋国的大臣们说:“我们是跪在您的下风头,希望您在上风头说的话能算数。”

       [注释]甘:心甘情愿。下风:风向的下方。

       [提示]真心佩服别人,认为自己不如对方。

       31、以貌取人

       孔子有许许多多弟子,其中有一个名叫宰予的,能说会道,利口善辩。他开始给孔子的印象不错,但后来渐渐地露出了真相:既无仁德又十分懒惰;大白天不读书听讲,躺在床上睡大觉。为此,孔子骂他是“朽木不可雕”。孔子的另一个弟子澹台灭明,字子羽,是鲁国人,比孔子小三十九岁,他的体态和相貌很丑陋。孔子开始认为他资质低下,不会成才。但他从师学习后,回去就致力于修身实践,处事光明正大,不走邪路。后来,子羽游历到长江,跟随他的弟子有三百人,声誉很高,各诸侯国都传诵他的名字。孔子听说了这件事,感慨地说:“我只凭言辞判断人品质能力的好坏,结果对宰予的判断就错了;我只凭相貌判断人品质能力的好坏,结果对子羽的判断又错了。”

       [提示]只根据外貌来判断人品质能力的好坏。

       32、自相矛盾

       从前,楚国有个人在街上卖兵器。他拿着矛说:“这支矛,是天下第一锋利的,它能击穿最坚固的盾牌。”他又拿起盾说:“这个盾牌,是天下第一坚固的,世界上没有一支长矛能够刺得穿它。”有人问:“用你的矛刺你的盾,会怎么样呢?”那人回答不出来了。

       [注释]矛:长矛。盾:盾牌。

       [提示]比喻自己的言行前后相互抵触。

       33、掩耳盗铃

       古时候,有个人想偷别人家大门上挂着的门铃,又怕门铃响起来。他想出一个办法来。他把自己的耳朵掩起来,然后去把门铃偷下来。结果被主人当场捉住了。他惊奇地问主人:“你怎么听到了铃声?”主人说:“你掩住了自己的耳朵,可是没有掩住我的耳朵啊!”

       [注释]掩:遮盖,捂。盗:偷。

       [提示]比喻所做的事情不能欺骗别人,只能欺骗自己。

       34、天罗地网

       春秋时,楚平王听信大臣费无忌的谗言,要太子的师傅伍奢和他的儿子伍子胥。太子连夜告诉了在樊城做守将的伍子胥。当第二天费无忌的儿子来骗伍子胥回都城时,伍子胥将他痛打一顿,说:“如果不是太子告诉真相,我就被骗入天罗地网了。”

       [注释]罗:捕鸟的网。

       [提示]形容包围严密。也比喻对敌人、罪犯等人严密防范。

       35、守株待兔

       春秋时,宋国有个农夫在田里看见一只野兔撞在树桩子上,折断脖子而亡。他不费吹灰之力便吃到了兔肉。从那以后,他什么农活儿也不干了,天天守在树桩子旁边,等着捡兔子。可再也没有野兔来撞这树桩子,他的行为被人们当作了笑话。

       [注释]株:树桩子。

       [提示]比喻不知道变通或妄想不经过努力而侥幸得到成功。

       36、打草惊蛇

       南唐时,当涂县令王鲁是个贪官。为了给他敲敲警钟,人们联名写信,状告他手下的一个主簿。告状信上列举的罪行,件件都与王鲁这个县令有牵连。心慌意乱的王鲁,神差鬼使地在信上写下了自己当时的真实思想:“你虽然打草,我已经惊蛇。”

       [提示]比喻自己的行为使对方有所察觉和防备。

       37、黄粱一梦

       从前,有个穷书生碰到一位道士。睡觉时,道士拿出一个枕头交给他,说道:“你枕着这个枕头睡一觉,就可以获得你想要的生活。”这时,店主正在煮黄粱米饭,穷书生睡着后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生活得十分阔绰,官运亨通。最后梦见自己快要病死时,忽然惊醒。醒后,看见道士依然站在他的身边,而店主的黄粱米饭还没有煮熟。原来自己享受了几十年的荣华富贵,不过是短暂的一梦而已。

       [注释]黄粱:黄小米,这里指黄小米饭。

       [提示]比喻虚幻,一场空。也作“黄粱美梦”。

       38、鸡犬不宁

       唐朝时,柳宗元劝说一个捕蛇者去种田,那人却说:“种田,苛捐杂税繁多,官吏逼债又凶,闹得鸡和狗都不得安宁。我干捕蛇这行当虽然有生命危险;但是也比种田要强。”柳宗元不由得感叹道:“这样残酷地压榨老百姓的政府,真是比老虎还凶啊!”

       [注释]宁:安宁。

       [提示]形容侵扰得很厉害。

       39、骄兵必败

       公元前65年,汉宣帝派军攻打车师国,被匈奴所困。消息传来,将军赵充国认为,匈奴势力微弱,可以此为由向他们发动进攻。御史魏相认为,自恃强大,对外炫耀武力,是骄兵,骄兵轻敌是一定要失败的。汉宣帝听从了魏相的劝谏,没有出兵。

       [提示]比喻自以为强大而轻敌的军队,必定要打败仗。

       40、无能为力

       春秋时,秦国和晋国要组成联军攻打郑国,郑国的国君非常焦急。有人告诉他,有个叫烛之武的官员能够劝说秦国退军。国君立即召见了烛之武。烛之武对他说:“我年轻的时候就不如别人,现在年纪大了,就更没有这个能力了。”

       [提示]多指没有能力去做好某件事情或解决某个问题。

       41、锦囊妙计

       三国时,为联合抵抗曹操,孙权将南郡借给了刘备。后来孙权要收回,可刘备不愿归还。周瑜设下美人计,招刘备来东吴与孙权的妹妹结婚,然后扣住刘备,逼他归还南郡。刘备按诸葛亮给他的藏在三个锦囊中的三条计策行事,结果在他的保护下,安全地回到了荆州。

       [注释]锦囊:封藏机密文件或诗稿的织锦口袋。

       [提示]比喻能及时解决紧急问题的办法。

       42、开卷有益

       宋太宗赵光义命令宰相李昉组织编写了一部学术价值颇高的百科全书,叫《太平御览》,总字数达四百七十八万个。他规定自己每天要看三卷。大臣们劝他不要太劳累了,宋太宗回答说:“只要打开这部书阅读,就能从中获益,也就不感到劳累了。”

       [注释]开卷:打开书本,指读书。

       [提示]指读书有很多好处。

       43、开天辟地

       据说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是合在一起的,一片混沌,像一只大鸡蛋。而人类的祖先盘古,顶破了“蛋壳”。其中轻而清的物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下沉,变成了地。盘古头顶天,脚撑地,天升高一丈,地加厚一丈,盘古也高一丈,用了一万八千年,盘古完成了开天辟地的任务。

       [提示]现在常常比喻前所未有。

       44、刻舟求剑

       战国时期,楚国有个人坐船过江,不慎将佩剑掉进江里,他立即在剑落水的船身上刻上记号。同船的人问他:“你刻这个记号有什么用?”楚国人说:“刚才我的剑是从这里掉下去的。一会儿我可以顺着这个记号下去找。”等船靠了岸,楚国人就从做上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找剑,结果自然找不到。

       [提示]比喻办事刻板拘泥不知变通。

       45、空中楼阁

       从前有一个财主,他看见别人的三层楼房,心里十分羡慕,决定也造一座。他要求找来的工匠只造第三层楼,第一层、第二层统统不要。工匠们听了哭笑不得,说:“世界上哪有这样的事,没有第一层和第二层,怎么能盖起第三层呢?”

       [提示]比喻脱离实际的谬论或虚构的事物。

       46、如释重负

       春秋时,季孙、叔孙和孟孙三个家族掌握了鲁国的军政大权。鲁昭公为夺回权利,派兵去攻打季孙氏。叔孙氏和孟孙氏知道后,立刻前来救援。三家联合起来,把昭公的军队打得大败,昭公只得逃亡齐国。因为他原来已经失去了民心,百姓反而感觉像放下沉重的负担。

       [注释]释:放下。负:负担。

       [提示]形容人们解除了负担后的轻松心情。

       47、如鱼得水

       东汉末年,刘备请到诸葛亮做军师后,经常得到诸葛亮的指点,对天下形势的理解和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他与诸葛亮的关系十分亲密。开始时,关羽和张飞很不服气。刘备说:“我得到诸葛亮,就像鱼得到了水一样,你们应该理解。”

       [提示]比喻得到与自己很投合的人或很适合自己的环境。

       48、千钧一发

       西汉著名的文学家枚乘,擅长写辞赋。他在吴王刘濞那里做谋士时,反对吴王反叛朝廷。他劝吴王:“用一缕头发系上千钧之重的东西,下边是深渊,头发丝一断,那东西你就别指望重新得到了。你谋反朝廷,危险的程度就像这头发丝一样。”刘濞不听,其兵反叛,最终被朝廷的大军消灭。

       [注释]钧:古代重量单位,三十斤(即十五千克)为一钧。

       [提示]比喻形势或情况已极其危急。

       49、手不释卷

       三国时,吴国大将吕蒙,善于领兵作战,立下不少战功。但他有一个毛病:不愿读书。吴王孙权对他说:“你掌管军政大权,应该多读兵书和史书。”他回答:“抽不出时间。”孙权说:“光武帝领兵打仗时,手都从来不离开书,你比他还忙吗?”从此,吕蒙努力学习,成了一个有学问的将领。

       [注释]释:放开。卷:书本。

       [提示]形容勤奋学习或看书入迷。

       50、天衣无缝

       古时候,有个年轻人名叫郭翰。盛夏的一个晚上,他在大树底下乘凉。突然间,一个美丽的仙女从天上飘然而来。郭翰发现仙女的漂亮衣裙竟然连一条衣缝也没有,他惊奇地问道:“你的衣服怎么没有衣缝呢?”仙女笑道:“我穿的是天衣,天衣不是用针缝的,怎么会有衣缝呢?”

       [提示]比喻事物非常自然完美,无任何纰漏破绽可寻。

       51、名落孙山

       宋朝时候,有个名叫孙山的读书人,他与同乡的儿子一起去参加科举考试,虽考取了最后一名但是仍然榜上有名。看完榜后,他马上高兴地回家去了,同乡问他:“我儿子考中了吗?”他幽默地回答;“您儿子的名字排在孙山后面呢!”

       [提示]比喻投考不中或选拔时未被录取。

       52、塞翁失马

       古时候,边塞有位老人,人称塞翁。有一天,他丢了一匹马。别人来安慰他,他说:“这不一定是坏事。”后来,丢失的马带回来一匹好马。大家来祝贺,他说:“这不见得是好事。”不久,他儿子骑这匹好马时,摔瘸了腿,他说:“没准是好事呢。”后来爆发了战争,他的儿子因腿瘸没有当兵而活了下来。

       [注释]塞:边塞。翁:老头儿。

       [提示]比喻坏事可以变成好事。

       53、三顾茅庐

       东汉末年,刘备广纳人才,想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他听说在隆中卧龙冈隐居的诸葛亮是个奇才,就去请他出山。一连去了两次,诸葛亮都不在家。第三次,诸葛亮正在屋里睡觉,刘备站在院里等候,直到诸葛亮醒来。诸葛亮被感动了,答应出山相助。后来,刘备在诸葛亮帮助下建立了蜀国。

       [注释]顾:拜访。茅庐:草屋。

       [提示]比喻真诚地再三邀请人家。

       亚圣孟子的一生极其精彩,他的一生是饱含智慧的一生,思维的火花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迸发。始作俑者、孟母三迁等,时至今日,我们仍能听 到关于他的故事。

       始作俑者

       “始作俑者”在词典里的解释为:最初制作俑来殉葬的人,比喻恶劣风气的创始者。这句成语虽然出自于圣贤孔子之口,孔子曾说:“始作俑者, 其无后乎。”意思是:首先制作俑来殉葬的人,他是断子绝孙、没有后代的吧!话出自孔夫子之口,但这个成语却出自于《孟子·梁惠王上》。 战国时,有一次孟子和梁惠王谈论治国之道。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孟子对曰:“以 梃与刃,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以刃与政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

       这简短的对话孟子问梁惠王:“用木棍打死人和用刀子杀死人,有什么不同吗?”,大王回答说:“没有什么区别。”孟子接着说:“王的厨房里 多的是肉,王的马厩里多得是壮马,而外边这么多饿殍。这是当权者在带领着野兽来吃人。野兽相食尚且被厌恶,何况是一国之君带着野兽来吃人 ,孔子曾说过首先开始用俑做殉葬的人,他是断子绝孙的吧,用人形的土偶来殉葬尚且不可,又怎么可以让老百姓活活地饿死呢?”这便是始作俑 者的故事。

       五十步笑百步

       这个故事依旧发生在孟子和梁惠王身上,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远交近攻,采取合纵连横之计,连连征战,导致民不聊生,孟子见此十分怜惜百姓。 见此情形,孟子决定周游列国,推行仁政,孟子来到梁国,去见了好战的梁惠王。梁惠王说:“我治理国家,真是费尽心力了。河内地方遭了饥荒 ,我便把那里的百姓迁移到河东,与此同时把河东的粮食运到河内。河东遭了饥荒,如出一辙。我曾考察过邻国的政事,没有谁能像我这样尽心的 。但是我看见自己国家的人并没有因此而增多,而邻国的人也没有因此而减少,我感到很困惑。”

       好了,今天关于“孔子和孟子的成语故事有哪些不同”的话题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讲解对“孔子和孟子的成语故事有哪些不同”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