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手抄报模板爱屋及乌_成语故事手抄报 精选

       好久不见了,今天我想和大家探讨一下关于“成语故事手抄报模板爱屋及乌”的话题。如果你对这个领域还不太了解,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为你准备的,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1.爱屋及乌成语故事

2.爱屋及乌什么意思(成语爱屋及乌背后有什么故事)

3.爱屋及乌一词中的乌是什么意思 爱屋及乌成语故事

4.爱屋及乌的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手抄报模板爱屋及乌_成语故事手抄报 精选

爱屋及乌成语故事

       “臣闻爱其人者,兼爱icon屋及上之乌;憎其人者,恶其余胥。”——《说苑·贵德》。

       商纣王icon不得民心,残暴昏庸已经不断激起民愤,当被压迫到窒息的时候,总会有反抗,自然周武王icon就是其中一个代表,于是在姜太公icon,周公icon,召公icon的辅助下,逐渐攻克了商朝国都朝歌icon,商纣王自焚而死。

       周武王虽推翻了纣王,但是面对天下尚不安定的局势,还是需要尽快地制定一系列的措施对于战后人民生活的恢复,以及遗留下来的前朝的官员等等一个个难以处理的问题需要尽快的制定出一个方案。为此,武王icon向一直倚重的姜太公讨教。

       姜子牙道:“臣听说,如果爱一个人,就会连他屋上的乌鸦也会爱惜;如果憎恶一个人,就会对他身边的一切都会厌恶。如果按照这样的方式来对待商朝的臣民,会怎么样?”

       之后周武王对于商朝的留下来的官员和百姓善待之,国家也在短时期内安定下来。

爱屋及乌什么意思(成语爱屋及乌背后有什么故事)

        一 爱屋及乌这个成语的内容,60字以内

        传说,殷商末代的商纣王是个穷奢极欲、残暴无道的昏君(参看《助纣为虐》)。“西伯”(西部诸侯之长)姬昌,即后来的周文王,因为反对纣王曾被囚禁,想了很多办法才得以出狱。当时,周的都城在岐山(今陕西省岐山县),周文王回到岐山后,下决心要推翻商朝的统治。他首先聘得军事家姜尚(即姜太公)为军师,积极练兵备战,又兼并了邻近的几个诸侯小国,势力逐渐强大起来。接着,又将都城东迁至丰邑(今陕西省户县附近),准备向东进军。可是,迁都不久周文王逝世了。

        周文王的儿子姬发继位,即周武王。姜太公继续担任军师。武王的同母弟姬旦(即周公),异母弟姬奭〔shì 〕(即召公)是武王的两个得力助手。同时,武王还得到了其他几个诸侯的拥护。于是,武王正式宣布出兵伐纣。大军在孟津(今河南孟县之南的一个黄河渡口)渡过黄河,向东北挺进,直逼商朝的朝歌(今河南淇县东北)。因为商纣王已失尽人心,军队也多不愿为他送命,于是逃的逃、降的降,起义的起义,朝歌很快就被攻克。纣王自杀,商朝就此灭亡。以后的八百年,便成了周的天下,称为周朝。

        当周武王攻克朝歌之初,对于怎样处置商朝遗留下来的权臣贵族、官宦将士,能不能使局面稳定下来,武王心里还没有谱,因此有些担忧。为此,他曾同姜太公等商议。汉朝人刘向编撰的《说苑·贵法》里有这样一段文字记载:

        “武王克殷,召太公而问曰:‘将奈其士众何?’太公对曰:‘臣闻爱其人者,兼爱屋上之乌;憎其人者,恶其余胥。咸刘厥敌,使靡有余,何如?’” 大意是说:周武王打败了殷商,召见姜太公,问道:“该怎样对待他们的人员呢?”太公答道:“我听说,如果喜爱那个人,就连带喜爱他屋上的乌鸦;如果憎恨那个人,就连带夺来他的仆从家吏。全部杀尽敌对分子,让他们一个也不留,您看怎样?”

        二 爱屋及乌这个成语的行书怎么写呢

        爱屋及乌

        àiwūjíwū

        [释义] 乌;乌鸦。喜爱那所房屋;连房屋上的乌鸦也一并喜爱。比内喻由于喜爱某容人也连带地喜爱与他有关系的人或物。

        [语出] 《尚书大传》卷三:“纣死;武王皇皇;若天下之未定;召太公而问曰:‘入殷奈何?’太公曰:“‘臣闻之也: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

        [正音] 及;不能读作“jǐ”。

        [辨形] 乌;不能写作“鸟”。

        [近义] 相濡以沫

        [反义] 爱莫能助 殃及池鱼

        [用法] 含褒义;比喻爱这个而兼爱与此有关的人或物;形容过分偏爱或爱得不当。一般作谓语、定语、分句。

        [结构] 连动式。

        [例句] 他一直珍藏着学生制作的纪念品;~;这正是教师的爱心。

        三 与“爱屋及乌”相似的成语或俗语。

       

        爱屋及乌的近义词:

        1、民胞物与[mín bāo wù yǔ]

        释义:民为同胞,物为同类。泛指爱人和一切物类。

        2、屋乌之爱[wū wū zhī ài]

        释义:因为爱一个人而连带喜爱他屋上的乌鸦。比喻爱一个人而连带关心与他有关系的人或物。

        3、屋乌推爱[wū wū tuī ài]

        释义:犹言爱屋及乌。比喻爱一个人而连带地关心到与他有关的人或物。

        4、因乌及屋[yīn wū jí wū]

        释义:因某一事物而兼及其它有关事物。

        四 在什么情况下用爱屋及乌这个成语

        示例:子存宠上了小老婆,未免“爱屋及乌”,把他也看得同上客一般。(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四回)

        ◎子存宠上了小老婆,未免“爱屋及乌”,把他也看得同上客一般。(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四回)

        ◎这时牛仔裤的流传还不是流行,没有什么生活情趣、鉴赏力或表现个性的成分,登不了时装的大雅之堂,但到后来,西部开发成为美国人进取精神的最好例证,西部牛仔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人们爱屋及乌,牛仔裤成了青春活力和开拓精神的象征,这时人们争相购买牛仔裤已不是为了去开发西部,而是为了表现个性,牛仔服装也就成为流行时装了。

        ◎同时,我也在揣摩着俄罗斯人民爱看戏剧演出、喜欢读戏剧作品的原委:大概是这个民族乐意在生动鲜明的形象、性格化的语言、戏剧性的生活中间,品咂人生的况味,领略生命的感觉,辨认世间的真善美与假恶丑吧?是一种爱屋及乌的感情,俄罗斯人对从事戏剧职业的人们表现出特殊的尊重和爱戴。

        ◎人们常常因为同爱一本书而结为知己,就像有时两个人因为敬慕同一个人而交为朋友一样。古谚说:“爱屋及乌”。但是,“爱我及书”这句话却有更深的哲理。

        ◎妈妈喜欢隔壁那个可爱的小女孩,爱屋及乌的也喜欢上了他们家卖的自种的玉兰花,每次下班都会买上两朵。

        ◎这是件爱屋及乌之事,她不会去除非他被邀请了。

        ◎如果有人邀请玛丽而不请安妮,玛丽就不会去。这真是要求人家爱屋及乌了。

        五 爱屋及乌是成语

        爱屋及乌

        àiwūjíwū

        [释义] 乌;乌鸦。喜爱那所房屋;连房屋上的乌鸦也一并喜爱。比喻由于喜爱某人也连带地喜爱与他有关系的人或物。

        [语出] 《尚书大传》卷三:“纣死;武王皇皇;若天下之未定;召太公而问曰:‘入殷奈何?’太公曰:“‘臣闻之也: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

        [正音] 及;不能读作“jǐ”。

        [辨形] 乌;不能写作“鸟”。

        [近义] 相濡以沫

        [反义] 爱莫能助 殃及池鱼

        [用法] 含褒义;比喻爱这个而兼爱与此有关的人或物;形容过分偏爱或爱得不当。一般作谓语、定语、分句。

        [结构] 连动式。

        六 爱屋及乌这个成语故事

        商朝末年,纣王残暴无道,人民生活困苦不堪。周武王在军师姜太公、弟弟召公、周公等人的辅佐下,联合众诸侯攻入殷都,商朝的残暴统治终于被推翻。然而,伐纣成功的武王却觉得天下还没有安定,该如何处置商朝遗留下来的权臣贵族、官宦将士呢?

        于是,他召集姜太公、召公、周公等人问道:“应该怎样处置商朝的士众呢?”姜太公说:“我听说,如果喜爱那个人就连带喜爱他屋上的乌鸦,如果憎恨那个人就连带夺来他的仆从家吏,杀尽所有的敌对分子,让他们一个也不留,您看怎样?”

        武王认为你不妥,又问召公,召公说:“有罪者杀,无罪者赦免。(译文:有罪的人就杀掉,没有罪的人就赦免。)大王您看如何?”

        武王摇摇头,再问周公,周公说:过错在于纣王,百姓无责,我看应该让他们各回各家,各种各地。”武王听后心中豁然开朗,感慨道:“真是胸怀宽广呀,这样天下就可以太平了。”

        (6)爱屋及乌这个成语扩展阅读

        爱屋及乌比喻爱一个人而连带地关爱与他(她)有关系的人或物。说明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或事物)的关爱到了一种盲目热衷的程度。在心理学上来说,这是一种晕轮效应。

        爱屋及乌的形成原因,与我们知觉特征之一——整体性有关。在知觉客观事物时,并不是对知觉对象的个别属性或部分孤立地进行感知的,而总是倾向于把具有不同属性、不同部分的对象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这是因为知觉对象的各种属性和部分是有机地联系成一个复合 *** 物的。

        譬如闭着眼睛,只闻到苹果的气味,或只摸到苹果的形状,我们头脑中就形成了有关苹果的完整印象,因为经验为人们弥补了苹果的其他特征,如颜色(绿中透红)、滋味(甜的)、触摸感(光滑的),等等。

        由于知觉整体性作用,知觉客观事物就能迅速而明了,“窥一斑而见全豹”,用不着逐一地知觉每个个别属性了。

爱屋及乌一词中的乌是什么意思 爱屋及乌成语故事

        “爱屋及乌”是我们常常用到的成语,意思是由于爱某人,连带喜爱其屋上的乌鸦,比喻喜爱某人而连带喜爱与其有关的人和物。

        但是,你知道这则成语的来源吗?

        它最早的来源出于《尚书大传》:“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但是得以广泛流传的却是因为一则故事。这则成语故事,却是会震撼到我们的,因为这其中牵涉到了成千上万人生死存亡的命运!

        大家都知道武王伐纣的故事,这则成语故事正源于此。

        据西汉刘向《说苑 贵德》记载武王克殷,召太公而问曰:“将奈其士众何?”太公对曰:“臣闻爱其人者,兼爱屋上之乌;憎其人者,恶其余胥。咸刈阙敌,使靡有余,何如?”王曰:“不可。”太公出,邵公入,王曰:“为之奈何?”邵公对曰:“有罪者杀之,无罪者活之,何如?”王曰:“不可。”邵公出,周公入,王曰:“为之奈何?”周公对曰:“使各居其宅,田其田,无变旧新,惟仁是亲。贵族有过,在纣一人。”武王曰:“广大乎,平天下矣!凡所以贵士君子者,以其仁而有德也。”

        周武王

        周武王继发在姜尚(姜太公)等辅佐下,打败了昏庸暴虐的商纣王,建立了西周。但是,战胜者历来面临的难题也摆在了武王的面前:如何处置商纣王(商朝)留下的文臣武将和贵族士人?留下吧,担心他们会有二心,成为隐患;杀掉吧,那也实在是太残忍了,而且可能留下更不稳定的因素。武王左右为难,便召见姜太公等重要的大臣商议。

        姜太公说:“我听说,喜爱那个人,会连同喜爱他房上的乌鸦(爱屋及乌);憎恨那个人,会连带厌恶他住的房子的墙壁。全部把他们杀掉,不留活的,怎么样?”

        武王说:“不可以。”

        他又问进来的邵公,邵公回答说:“把有罪的杀掉,无罪的赦免,行不行?”武王还是摇头:“不行”。

        这时周公进来了,武王用同样的话问他。周公说:“让他们各自居住在自己的家里,耕种自己的田地,不要因为是旧朝新臣而有所改变,重要的是亲近和施行仁爱。殷商旧朝的人有错,是由于纣王的原因。”武王非常赞同,觉得只有这样普施仁政,天下才能民心归附,周朝才能安定强大起来。他异常高兴地采纳了周公的建议。

        周公

        这个故事既感人又有意义。《说苑》里的小故事在民间流传很广,“爱屋及乌”这个成语大概就是借助这个故事而变得家喻户晓。

        西汉刘向的《说苑》,是根据皇家藏书和民间图籍编写的,里面采用了大量历史资料和传说,很多是有据可查的。 如果这个故事是真实的,透过人物语言可以看出每个人鲜明的性格和立场。姜太公的嫉恶如仇,邵公的“不偏不倚”,周公的仁爱与博大的胸怀......特别是周武王的慎重与善于选择和采纳良言。事实上,周武王是很有主见的,并不是民间传说的仅仅只是依靠姜太公等谋臣才能治理天下的。当然,他很重视听取大臣特别是重臣的意见,他能“择其善而从之”。笔者不久前写了武王伐纣进军途中突遇恶劣天气,在占卜结果不利、周公等重臣提出退军的情况下,他听取了姜太公的意见,继续进军,最终打败了纣王。这两则故事可以看出,武王是一个因时因地善于听取正确建议的贤君。

        姜太公

        这则成语故事,让人不解的是姜太公的态度。 按理作为西周的开国大功臣,姜太公在人们的心目中是一个胸怀豁达,足智多谋的贤臣,为什么在这件事情上却显得如此偏激?万事必有因,笔者(读写感悟)以为:第一,虽然姜太公足智多谋,但却是一个性格刚烈,嫉恶如仇的人,这从他力排众议劝说武王勇往直前伐纣的言语和行动中可见一斑。当时面对周公等人的反对继续进军,“太公怒曰:’今纣剖比干,囚箕子,以飞廉为政,伐之有何不可?枯草朽骨,安可知乎?’乃焚龟折蓍,率众先涉,武王从之,遂灭纣。” 这段描述背景是周武王伐纣途中,军队驻扎在汜水共头山上遇到了狂风暴雨,雷鸣电闪,旗帜战鼓都被吹断吹毁,武王战车上的卫士都吓得魂飞魄散。大家都认为出师不利,征兆不吉,萌生了退意,连周公都出来反对,认为无论星象预兆还是占卜都不利于出兵,因此请求退兵。姜太公大怒, 他说,纣王无端残害贤臣,重用小人,天怒人怨,讨伐他有什么不可以?况且朽骨(占卜用的龟甲)、枯草(占卜用的蓍草)能预测什么吉凶?于是率兵先行,在武王的支持下终于灭掉了纣王。

        第二,根据史书记载,姜太公曾长期生活(也许叫谋生更确切)在殷商的首都朝歌,对殷纣王统治下的朝廷黑暗腐朽知之甚深,并有切肤之痛。纣王无道,朝廷中一些奸佞小人肯定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纣王统治的朝廷内外,一定是风气败坏,乌烟瘴气,坏人、小人横行。

        第三,周朝刚刚建立,殷商朝旧有的势力仍在,那些以往在商纣王时期呼风唤雨的佞臣,坏人也确实很难一朝变好,留下他们不仅会败坏风气,甚至姜太公还会担心这些人将来会混进朝廷影响武王。

        当然,这可能只是他的想法,周公和武王却不是这样认为,应该说他们在此事的处理上更加理智,更加展现了博大和博爱的胸怀:不仅避免了滥伤无辜,而且有利于西周的社会安定和发展。是否施行仁政,恰恰是周所以兴,秦所以灭的原因。

爱屋及乌的成语故事

       1、“爱屋及乌”最早出自《尚书大传·大战》。乌:乌鸦。意思是指因为爱一个人而连带爱他屋上的乌鸦,比喻爱一个人而连带地关心到与他有关的人或物;在句子中一般作谓语、定语、分句。

       2、成语典故:

       殷商末年,纣王穷奢极欲,荒*无道,人民怨声载道。四方方伯之一的西伯侯姬昌决心推翻纣王无道的统治。姬昌在西方积极练兵备战,准备出兵东进,可惜他没有实现愿望就逝世了。姬昌过世后,他的儿子姬发继承了他的遗志,即位称王,即后来的周武王。周武王在贤士姜尚(太公)及弟弟姬旦(周公)、姬_(召公)的辅佐下,联合诸侯,出兵讨伐纣王。双方在牧野交战。纣王人心尽失,士卒纷纷倒戈,商军大败。周军很快就攻克了朝歌,纣王在鹿台自焚,商朝就此灭亡。

       周武王灭掉商朝之后,内心深感不安,感觉天下尚未安定。于是他召见姜太公,问道:“对朝歌的旧王朝士众应该怎么处置呢?”姜太公说:“我听说有这样的话:如果喜爱那个人,连同停留在他屋檐下的乌鸦也喜爱;厌恶一个人,就连他家的墙壁、篱笆也厌恶。这说得很明白了,对于敌对分子应该斩尽杀绝,一个不留。大王你觉得可以这样做吗?”

       武王觉得这么处理不妥。这时,召公上前说:“我曾听过:要杀掉有罪的;放掉无罪的。应当杀死那些有罪的,不能让他们留下残余力量。大王你觉得怎么样?”武王觉得这样也不可以。这时周公上前说:“我觉得还是让那些人各自回家,耕种自己的田地。君王应该不偏爱自己旧时朋友和亲属,用仁政来感化普天下的人。”

       武王听了豁然开朗,非常高兴,觉得这么做天下就可以从此安定了。后来,武王就依照周公的建议,果然民心归附,天下很快安定下来,西周也更强大了。

       公元前11世纪中期,周文王死后,他的儿子继位,这就是周武王。周武王得到吕尚和周公旦的帮助,国家兴盛。

       这时候,纣的暴政却越来越厉害了。商朝的贵族王子比干和箕子、微子非常担心,苦苦地劝说他别这样胡闹下去。纣不但不听,反而发起火来,把比干杀了,还惨无人道地叫人剖开比干的胸膛,把他的心掏出来,说要看看比干长的是什么心眼儿。箕子装作发疯,虽然免了一死,也被罚作奴隶,囚禁起来。微子看见商朝已经没有希望,就离开别都朝歌出走了。

       周武王把军队开到盟津(今河南孟津东北)地方,举行了一次大检阅,有八百多个小国诸侯,不约而同地来到盟津会师。大家都向武王提出,要他带领大家伐商。但是武王认为时机未到,检阅结束后又回到丰京。

       回丰京后,周武王整顿内政,扩充兵力,联合西方和南方的部落,准备讨伐商纣。大约在公元前11世纪的一年,武王听到探子的报告,知道纣已经到了众叛亲离的地步,就发兵五万,进攻商纣王。

       双方在牧野(今河南省境内)展开大战。虽然兵力悬殊,但由于商朝的军队中大部分是奴隶,他们平时恨透了纣王,不但不抵抗,还纷纷倒戈起义,引导周军攻入商朝首都。走投无路的商纣王自焚而死,商朝至此灭亡。

       周武王打败了殷商,但是对于怎样处置商朝遗留下来的权臣贵族、官宦将士,能不能使局面稳定下来,心里还没有谱,因此有些担忧。为此,他曾同姜太公等商议。召见姜太公,问道:“该怎样对待他们的人员呢?”太公答道:“我听说,如果喜爱那个人,就连带喜爱他屋上的乌鸦;如果憎恨那个人,就连带夺来他的仆从家吏。全部杀尽敌对分子,让他们一个也不留,您看怎样?”

       出处有二:

       一、汉.刘向《说苑·贵法》“武王克殷,召太公而问曰:‘将奈其士众何?’太公对曰:‘臣闻爱其人者,兼爱屋上之乌;憎其人者,恶其余胥。咸刘厥敌,使靡有余,何如?”

       二、汉.伏胜《尚书大传·大战》“纣死,武王惶惶若天下之未定。召太公而问曰:‘入殷奈何:’太公曰:‘臣闻之也;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不爱人者,及其胥余。”

       好了,关于“成语故事手抄报模板爱屋及乌”的话题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通过我的介绍对“成语故事手抄报模板爱屋及乌”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